中國海歸派謀職期望高 就業不易

標籤: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焦興華上海二十四日電)中國大陸海外學人回國後稱為「海歸派」,謀職時期望較高,往往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據中國「中華英才網」最新調查顯示,對月薪的高期望值和對企業的挑剔,使不少海歸派找不到合適工作,肯從基層做起的又寥寥無幾。

上海「勞動報」報導,據去年上海外資企業薪資統計顯示,海歸派平均薪資增幅已超過外籍及台港澳員工,位居首位,他們在外資企業的薪資增長達到百分之五點一八。

但即便如此,在相當一部分崗位上,企業願意提供的月薪與海歸派的期望值仍有差距。

相關調查顯示,四成以上海歸派不能接受月薪不到人民幣一萬元(約合新台幣四萬元)的工作,而超過兩成期望月薪不低於六千至八千元。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表示,如果實在沒有退路,他們勉強可接受月薪四千元以下的工作。

從就業公司的性質來看,百分之三十四的海歸派最喜歡到外資企業工作;其次是民營企業和高校及科研機構。

海歸派就業職位分析資料顯示,絕大部分青睞領導者位置,百分之四十一的海歸派希望做執行層的職位,百分之三十八人希望做中層管理者,還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期望做到決策層,肯委身基層崗位者僅佔百分之六。

中華英才網人才研究中心總監張廷文指出,目前中國市場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確實給留學歸國人員就業帶來了很多機會。比如海爾、華為、TCL等企業目前都緊缺人才,而功能型人才、懂資本運作、瞭解東西方企業制度的高端人才和保險行業人才更是炙手可熱,但海歸如果定位不準確,還是很難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

ABB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韓愉表示,海歸派人才在月薪等條件要求上應該務實。新浪人力資源總監段冬也指出,海歸派找工作時不要一味想要領導別人,從基礎職位做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新聞
焦國標:「黨什麼時候又得罪你了? 」——從海歸派為什麼創造力枯萎談起
奢侈品市場兩極化 Gucci欲重塑品牌挽頹勢
美四口之家掙多少夠活 紐約加州並非最貴
英偉達登頂「全球股王」 黃仁勳訪台掀熱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