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文忠:有效嚇阻防衛固守 無法因應共軍發展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三日電)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 今天公布軍購案說帖。主導說帖制定的立院國防委員會委員、民進黨籍立委李文忠表示,既有「有效嚇組、防衛固守」戰略已無法因應中共軍事實力的提升,購買潛艦、研發中短程導彈與巡弋飛彈是台灣國防所必須。他並呼籲中國國民黨,應對潛艦購案「亮起綠燈」。

除國軍既有「有效嚇組、防衛固守」戰略,國民黨近期也曾提出「守勢國防」的主張,相較之下,民進黨團的軍購說帖,雖然在戰略上仍主張維持「守勢」,但更為強調嚇阻戰力的建立,以及增加敵方發動軍事行動的風險。

李文忠(台北縣)表示,共軍除了新式武器,年度演訓也不斷精進,對遂行高度整合,快步調多兵種協同作戰,包括結合導彈、資電與特戰用兵型態能力的累積,已有一定成效。

他說,相較之下,我方「有效嚇組、防衛固守」戰略,面臨嚇阻實力不足、界線不明問題,讓中方無法感受到嚇阻的決心與能力。同時在敵方戰力提升,威脅方向日漸多元情況下,台灣作戰縱深淺、人口集中,政軍要點與武器系統隱蔽性、機動性不足,第一擊後,殘存防禦與反制力量有限,單純防衛顯得太為保守。

根據說帖,主張國軍應建立主動挫折敵方對我發動攻擊的有形戰力、軍事設施及經建資源的能力,讓敵方戰爭開始前無力發起,開始後無力支援。民進黨團認為,台灣應籌獲與發展必要的攻擊性、非核武性武器,以達成「有效嚇阻」目標。

他也指出,早在國民黨、蔣經國執政時期就已開始 發展「天馬」計劃的反制之道,原本預計完成射程達一 千公里的中程彈道飛彈,但因美國介入等因素而中止。 不過中科院發展「天弓」、「雄二」等飛彈,其實相較 於先進國家技術並不落後,技術上發展中短程導彈等反 制武器,對台灣並非難事。

李文忠表示,除了陳總統曾提過「主動防禦」構想外,連國民黨前主席連戰都曾提過發展遠程地對地飛彈的構想,以支持建構「積極防禦」的想法,可見反制武力並非好戰,而是各政黨共同想法。

他也說,中國現僅擁有兩艘具現代化反潛戰力的新式水面艦,雖然正在逐漸引進反潛戰力,但仍處於起步階段。如台灣八艘新型潛艦全數成軍,中國所需投入的反潛預算將約為台灣潛艦投資的八倍,可有效分散中國軍力投資,增加中國在反潛兵力上的投資,更影響解放軍海軍戰略設計及建軍備戰優先順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