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檔案分享 前景無限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景和編譯)科技世界多變化!先前對於網路上「點對點」(P2P)的共享檔案,像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現在卻似鹹魚翻身,甚至可能變成科技應用的明日之星。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去年美國最高法院針對兩起P2P檔案分享的網路判定為侵犯版權後,網路維權團體認為該判例扼殺創意,而好萊塢大亨則拍手叫好,視為是藝術人士的勝利與對不法盜版之徒的重擊。

事情才過沒幾個月,就有了大變化。時至今日,許多 P2P 的用戶都已經是在完全合法的情況下使用它,一些娛樂業者如Sky、NTL 與華納(Warner Brothers)公司也紛紛推出利用P2P技術的服務。

不只上百萬的用戶透過 Skype 在互聯網上打免費的電話,学术界也有人利用P2P搜索、共享资料。更令業者振奮的是,P2P終於得到正式的肯定了。在 2月23 日有一群來自EITO(歐洲資訊科技天文台)和OECD(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的小組,在比京布魯塞爾向許多立法者作了一次研究簡報,聲稱P2P技術是創造工作機會與經濟成長的推手,並呼籲政府開放P2P應用業務的推展。

最大獲益者正是最頑固的反對者

網路上,檔案分享的最大的獲益者,可能就是目前仍在頑強反對 P2P 網路的好萊塢。

不過,華納家庭娛樂集團首先打開僵局,率先宣布在今年春季將推出歐洲電視與電影下載的服務。這是由音樂巨人BMG公司旗下的Arvato Systems 所開發的P2P技術。

預期中,還會有更多的媒體會努力去把這些免費下載的用戶開發成為付費下載的用戶。例如 Sky 公司就和 P2P技術專家 Kontiki 合作,推出了可以下載的 200 部電影和 1,000 個體育專輯。用戶可以安裝特定的軟體,透過該項技術,將大檔案切割成許多便於下載的小檔案,下載回來觀賞。它大大地解決了Sky用戶在網路瓶頸的困擾。

在另一方面,檔案分享軟體BitTorrent 的原創者也正在和電影製片商、錄音業者、網路服務業者討論,計劃推出線上下載的服務。BitTorrent公司推出的視訊入口網站 NTL,3月中在英國某些地區的就開始享有該項服務,透過其下載工具軟體來下載授權的節目內容。此外,挪威的Opera 軟體公司也在其最新的Opera第9 版中加入BitTorrent下載功能,這個瀏覽器軟體剛剛推出的第一周內就超過50萬人次的下載量。

把 P2P 引導向合法使用,也是面對這項新科技無法避免的課題。也許對P2P最具指標性的里程碑可以回溯到去年11月的BitTorrent 公司和美國電影協會(MPAA)所簽的合約,同意把協會成員有版權的材料從 BitTorrent 的搜尋引擎移走。根據MPAA統計每天下載65萬部的電影,而在過去BitTorrent是被看成是一種竊盜行為。

「影劇業見識過了音樂業的遭遇,決定不再重蹈覆轍」BitTorrent 公司總裁Ashwin Navin說道。目前BitTorrent的用戶超過 5,500萬個,一些影劇業者認為BT下載是繼DVD之後的一塊新市場。 由於BT 會占用互聯網流量的三分之一,通訊公司更樂於參與讓這種付費下載的網路機制及早實現。

BitTorrent 能夠成為影視檔案下載的最佳工具,是一種典型的檔案分享的新技術。它曾被Napster公司在90年代末期大力推廣而形成風潮。其技術原理是:在Napster有一份各個電腦檔案目錄彙總,接著它會告訴你哪一部電腦要求分享,然後就讓這兩部電腦開始進行直接的檔案複製。有了BitTorrent之後,許多巨大的檔案先被切碎,然後透過許多部電腦進行傳送,最後才又拼湊還原成為巨大的檔案。它巧妙地利用網路多部電腦、同步傳送的特點,不只大大地減少了網路塞車的現象,也讓愈多人下載的檔案變得速度愈快。這樣子,BitTorrent就成為下載500 MB的電視或電影檔案的最佳工具了。

檔案分享的新商機

受惠於BitTorrent的個案,可以26歲的芬蘭人Timo Vuorensola為例。去年他和一群業餘的芬蘭演員、製片人合拍了一部 Star Trek(星艦奇航記)的搞笑版電影 Star Wreck(星艦難航),在網路上發行。結果這部550MB 的檔案在半年內被下載了一千萬人次,也成了芬蘭最熱門的一部影片。

本來 Vuorensola 所提供免費下載的Star Wreck 初放到網站(www-fi3.starwreck.com)時,並未預見任何商機。當芬蘭的電視台Yle TV2 在一個週末報導後,一炮而紅,隨後在一個挪威的電影節就有兩家買主。Vuorensola 說售出 5,000張的DVD給他帶來十萬歐元的收入,而拍攝成本才只有一萬三千歐元呢!

他把這項成功歸諸於P2P,「有些老一輩的製片人不怎麼了解互聯網,他們可能也看過〈星艦難航〉,把它當成是一種泡沫現象而已。其實它不是泡沫,它是一種新的製片與發行的新形勢」。

至於音樂界對於 P2P 還是戒慎恐懼的。「每個人都同意 P2P 是個很棒的技術,但是我們還必須觀察它是否能轉變成為合法的商業模式」音樂游說團體IFPI 發言人Adrian Strain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P2P時代尚未結束 eDonkey正流行
P2P下載音樂遭判刑 刑責比「過失致死」還要重
77%甘冒法律下載音樂
Grokster關閉p2p音樂交換 付五千萬美元侵權和解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