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衛生署:碘化甘油類祛痰藥暫不下架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六日電)碘化甘油類祛痰藥經動物實驗證實會提高罹癌風險,美國七年前即下市,但台灣仍在使用中,引發健康疑慮,台灣行政院衛生署今天強調,這類藥品使用於人體是否致癌,仍需進一步探討,且有其不可取代性,因此暫不要求下架,但既然外界有疑慮,本週三 (八日)召開審議委員會,進行風險評估。

碘化甘油類 (Iodinated glycerol)祛痰藥,適應症為怯痰,但動物實驗結果發現,若對大白鼠每天每公斤投予一百零一毫克,長期使用二年,其中有一半比例易罹患甲狀腺癌;美國廠商一九九九年即自願下市。

面對外界反應慢半拍的質疑,台灣衛生署藥政處處長廖繼洲表示,衛生署早就掌握相關資料,也經過專家討論,雖然動物實驗顯示長期使用有增加致癌的風險,並不代表碘化甘油類祛痰藥就沒有用,相較於其他兩種替代藥物,對較濃的鼻涕無效,碘化甘油類祛痰藥仍有其無可取代性。

他指出,目前碘化甘油類祛痰藥的使用劑量,成人為每天三至四次、每次六十毫克,相當於一天約一百八十至二百四十毫克;小孩為每天三次、每次三十毫克,一天為九十毫克,服藥期間至多二到三天,對比於動物實驗中長期、且高劑量的用藥,風險極低。

廖繼洲並進一步舉例,像痛風病患必須使用的藥物「秋水仙」,即確定對人體有致癌風險,且機率高出碘化甘油類祛痰藥數倍,不過為了協助體內排出尿酸、改善症狀,病患仍得繼續服用。

他強調,「藥就是毒」,服用任何藥品都有副作用,卻不能因此否定藥品本身的益處,不過,既然外界有疑慮,衛生署將在本週三召開「藥物審議委員會」,邀請專家委員,針對碘化甘油類祛痰藥的療效與安全性進行評估,在此之前,呼籲醫師為病人開立處方時,應審慎評估病人使用的臨床效益與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