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卡債風波 發卡組織尋求多元化發展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一日電)卡債問題在去年底引爆後,在政府與社會的壓力下,銀行積極解決呆帳問題,協助債務人清償債務,信用卡相關活動明顯趨於沉澱,Visa和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尋求多更多元化的發展,包括非接觸卡、頂級卡、商務卡、網路刷卡安全等,都是能夠再深耕的領域。

台灣共有930萬持卡人,信用卡發行量已經達到飽和,銀行在競爭壓力下,透過各種行銷活動提高刷卡金額,但去年雙卡問題浮出檯面,金管會規定負債比不得超過月薪的22倍、落實信用評分制度,銀行紛紛緊縮授信,核卡或無擔保貸款更趨嚴格。

卡債問題讓銀行熱衷的信用卡行銷活動安靜下來,Visa和萬事達卡兩大國際發卡組織也積極展開理財教育活動,同時也更重視支付卡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Visa國際組織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認為,過去信用卡發展是支付卡市場主流,現在銀行暫停行銷活動後,外界才看清支付卡市場的多元化,包括能夠連線到帳戶直接扣款的金融卡、強調快速小額支付的非接觸卡、專做商務支付支用的商務卡和頂級卡市場等,都是發卡組織持續著墨的面向。

不論是信用卡、金融卡或商務卡,兩大發卡組織未來將更積極彰顯「支付卡」功能,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大中華區執行副總江威娜就強調,卡債風波後,信用卡將更進一步回歸到其原本的本質–支付卡,而市場區隔也是銀行要走的方向。

像兩大發卡組織最近提供頂級卡多項優惠措施,就是協助銀行往市場區隔化發展,江威娜指出,頂級卡就是市場區隔的一種,這類客戶講求願意付費但要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務,而白金卡族群大,不能把幾百萬持卡人都視為有相同需求的族群。

Visa就特別針對白金卡進行分眾化調查,麻少華表示,根據調查,Visa白金卡700萬持卡人,每年消費金額佔所有支付卡交易總額的一半,這群人當中,其實消費習慣不同,主要有三大類,包括重視時尚的新貴、以家庭為重的族群和重視休閒的族群,根據不同族群,發卡組織量身打造不同的活動,這也是銀行未來的經營趨勢。

除了分眾化外,發卡組織近期也強化頂級卡市場,鎖定金字塔頂端的客戶,同時也積極推廣商務卡,讓還有高達六成以上的企業能改採商務卡作為支付工具,而即時扣帳付款的金融卡、提供快速便利性的小額非接觸卡等,也都是發卡組織未來將繼續深耕的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