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選登場 現任總理座不穩

標籤:

【大紀元4月10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綜合羅馬9日外電報導〕意大利9日起一連兩天舉行國會大選投票,選前民調顯示,經過五年的經濟蕭條,義國自二次大戰以來在位最久的政府領導人、現任總理貝魯斯孔尼,恐將不敵前總理與前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普洛迪的挑戰,拱手讓出政權。

約四千七百萬合格選民9日起在保守派媒體巨擘貝魯斯孔尼所率領的「自由之家」政黨聯盟,與普洛迪的中間偏左的「聯合」政黨聯盟中,做出抉擇。投票所在當地時間9日早上八時起,開放至晚間十時,10日早上七時再度開放至10日午後三時(台灣時間10日晚上九點 )。出口民調可望在投票結束後出爐,而開票結果則於10日傍晚起陸續揭曉。此外,兩百六十萬名海外公民也首度參與國會大選,其中四十四%已經投票。

意大利選舉法禁止投票前十五天內公佈民調,但在禁令生效前所公佈的民調顯示,普洛迪以些微差距領先貝魯斯孔尼。事實上,卸下歐盟執委會主席頭銜重返義國政壇的普洛迪過去兩年來的支持率,始終領先媒體大亨貝魯斯孔尼。

身為美國布什政府在歐陸的最堅實盟友,帶領包括基督教民主派人士、前法西斯主義者與反移民政黨的貝魯斯孔尼,雖冀望能靠減稅承諾扭轉頹勢,但也在競選最後階段提及敗選的可能性。

倘若選舉結果與民調預測一致,意大利政權將由立場親美、行事浮誇的貝魯斯孔尼,轉移至舉止溫和、誓言減免企業稅負與迅速自伊拉克撤軍的普洛迪。分析家指出,帶領各色成員包括親教廷溫和派到共產黨的普洛迪,主政後預料不會一百八十度扭轉意大利的外交政策,而是會淡化原本在貝魯斯孔尼執政時代交往密切的美義關係,轉而強化意大利在歐盟中的角色。

在這場堪稱意大利數十年來最刻薄的選戰中,兩大陣營皆曾口出惡言抨擊對手,其中貝魯斯孔尼一番中國在毛澤東領導下曾烹煮嬰兒當肥料的痛斥共產黨言論,還曾引發外交風波;至於普洛迪則曾在競選時將貝魯斯孔尼與醉鬼相提並論。但無論誰能在這場大選中勝出,都將肩負重振意大利經濟與刪減全球第三大外債額的重任。

新選舉制度:選黨不選人

〔編譯張沛元/綜合羅馬8日外電報導〕意大利本屆國會大選採新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選民投票時所選擇的對象,是政黨而非候選人;為確保新政府能順利推動立法,新選舉法也規定,得票最多的政黨聯盟,保證可獲得至少五成以上的席次。

本次國會大選採選黨不選人方式,選民投票時,得用鉛筆在印有代表各政黨之圖案方格內打叉或畫斜線;選民若在選票上指明意屬的候選人,則該選票將被視為無效票。兩大參選政治聯盟,分別是由現任總理貝魯斯孔尼率領、立場保守的「自由之家」,以及由前歐盟執委會主席普洛迪領軍、立場中間偏左的「聯合」聯盟。

儘管這場大選被視為貝魯斯孔尼與普洛迪的雙雄對決,但就算貝魯斯孔尼的自由之家聯盟勝選,也不保證這位富豪總理能順利連任,因為該聯盟尚未就勝選後的總理人選做出定奪。另一方面,由於普洛迪已在該聯盟初選中取得執政領導人的資格,是故最後若由普洛迪的聯合聯盟獲勝,普洛迪將成為總理。

這次國會大選改選下議院六百三十席,參議院三百一十五席;席次將根據各政黨得票比例分配。在下議院中,選票採全國合併計算,加入聯盟的政黨至少須贏得二%的選票,才能拿到一席,若無法拿到一席,其選票仍會被列入其所屬聯盟合併計算;非聯盟政黨至少須贏得四%選票,才能獲得一席。任何政黨聯盟需合併取得十%選票,才會被視為合法政團;贏得最多選票的政黨聯盟,即使得票率低於五十四%,仍可保證取得至少下議院全院五十四%的席次,即三百四十席。這個制度的設計,意在確保政府穩定,意大利因小黨林立之故,自二戰結束迄今近六十一年以來,已出現六十個政府。

在國會參議院中,選票採逐區計算,加入聯盟的政黨至少需贏得三%選票、非聯盟政黨至少需贏得八%選票,才能拿到一席;政黨聯盟需取得合計二十%選票;每區最大贏家,可取得該區至少五十五%的席次。由於計票機制不同,國會兩院最大黨或政黨聯盟,最後有可能會是不同政黨或政黨聯盟。

意大利9日起一連兩天舉行國會大選投票,這次選舉改採「選黨不選人」的新制度,國會兩院席次將按照各政黨所獲選票比例進行分配。圖為一名男子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處投票所展示一張空白選票,上面印有代表各政黨或聯盟的圖案。

(法新社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日君獲任樞機敢言如昔
歐盟將對中越皮鞋徵收反傾銷稅
媒體民眾湧入義大利觀布裘婚禮  大失所望
大婚傳聞耍足全球媒體 據稱朱麗目前法國待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