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去年中國貿易順差實際僅350億美元

標籤: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電)渣打銀行資深經濟師王志浩近日發布研究,由於進出口企業虛報數據等原因,中國去年的貿易順差遠沒有官方公布的一千零二十億美元那麼多,估計實際上只有三百五十億美元,其餘的六百七十億美元實際上是貿易中隱藏的非貿易資金流入。

「香港商報」報導,中國的外貿一直存在一個「百慕達三角之謎」,中國自己計算的出口額,往往遠低於當事國計算的金額;而中國的進口額,往往遠低於當事國計算的出口額。

對於這種現像,有一種解釋認為,這是因為出口按「離岸價格」計算,而進口按「到岸價格」計算,兩者存在差額。

不過,王志浩認為,即使如此,其中的差額也僅10-15%,但中國與貿易伙伴的統計差額卻遠離這一區間。

王志浩認為,造成貿易數據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企業在進出口時,存在虛報數據的「習慣」。主因是過去在中國兌換人民幣有相當限制,有正當資格的進口企業往往在申報進口時高報貨物價值,來兌換比所需更多的貨幣。而隨人民幣升值預期日盛,高報進口的做法日益減少。

反觀中國大陸的出口企業,由於資本項目上的兌換仍有限制,在升值預期下,出口企業往往會高報數據,以將更多的美元兌換為人民幣。

相關新聞
南韓二月進口遽增27.3%  順差銳減
能源出口金額下降  加一月份貿易順差減小
德國貿易順差今年可望創新高
南韓今年第一季貿易順差為21億7000萬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