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利誘台囚 中國搞換囚統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賴仁中、蘇永耀、楊國文/綜合報導〕台灣與泰國換囚問題,囿於中國作梗始終難以突破,最新消息指出,中國政府即將與泰方洽談雙邊換囚協議,擬以「人道援助」為名將台灣納入協議範圍,以建立中國統戰台灣的東南亞灘頭堡,據悉台外交部已責成駐泰代表處密切注意。

台法務部長施茂林說,中國所為是典型的政治操作手法,技術與理論上都不可行,僅就執行面來看,台灣籍囚犯怎可能由中國取代台灣來執行法律。

台外交部發言人呂慶龍也說,台灣是主權國家,有主體性,中國政府若果施展「換囚統戰」,泰國政府不可能同意;不過呂慶龍對於這項消息的發言很謹慎,表示台外交部尚未知悉此事。

據了解,中國自二年前開始,將統戰觸角伸入泰國曼谷監獄等九個監所;台灣法治促進會理事長張學海一行,日前剛自泰國探視台囚返回,他說,關在泰監的台灣受刑人告訴他,中國駐泰大使進入泰國監所接觸台灣受刑人時,數度表示中方可以提供台灣受刑人「人道援助」,未來與泰方洽談中泰兩國換囚事宜,擬將台囚一起納入協議範圍。

台囚仍多持觀望態度

台囚說,中方說出他們的計畫,意在詢問台灣籍受刑人「願不願意接受幫助」;但台囚認為事情不會如此單純,目前多持觀望態度。

張學海一行人返台後,立即打報告給台灣總統府人權委員會、副總統呂透蓮辦公室與外交部。張學海表示,他與台外交部門連繫時,獲知也有台囚寫信給台外交部門告知此事。

台囚反映,中國駐泰使館當初先在端午、中秋、中國新年等重要節日,送節慶禮品給中國籍受刑人時,一併贈給台囚,並時而向台囚「招手」表示可提供法律諮詢,疑刻意與我國駐泰代表處「競爭」。

去年又向台灣受刑人發出問卷調查,詢問台囚身家資料及有無需要協助之處,藉此將台囚建檔,今年則計畫推動前述更大的統戰動作。

泰國已與美國等二十一個國家地區簽署換囚協定,現正與澳洲、奈及利亞洽談,消息指出,再接下來應就是中泰走上洽談桌。

泰國友台議員 建議訂備忘錄換囚

〔記者賴仁中/台北報導〕台泰兩國要達成換囚協議,眼前確有困難,但泰國友台灣會議員向台灣透露,泰寮兩國以「備忘錄」性質簽有區域性的類似協議,台灣方面可依循此途努力。

台駐泰單位與外交、法務部門,一直希望突破台泰間障礙,進而洽談互惠的「相互移囚」事宜,但因兩國無邦交、泰國法律規定「國對國」才能簽署以及中國作梗等因素,難有進展。

這段期間,有人倡議泰國曾例外與非國家的香港簽署換囚協定,台灣或可循「香港模式」推動,但後來發覺,香港是以中國特別行政區名義、經中國政府批准才得以與泰國簽定,不適合台灣參酌著力。

直至最近,泰國執政黨籍國會眾議員,包括國會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皮肯、人權委員會委員劉澤臣、人權委員會秘書長皮尼等人,為台灣找出「佬撾模式」作為參考標的。

他們透過台灣法治促進會轉達台灣,表示泰國與佬撾也未簽署正式換囚協定,但兩國在區域性合作上,訂有「備忘錄」,其中即包括相互移囚事務;換句話說,雖然沒有國對國協定,但降低為「備忘錄」性質後,仍可在兩國地位平等、不失國格前提下,實質達到互惠移囚或司法合作等目的。

但關切人士也提醒,即使依此努力,也要低調進行,若大張旗鼓,仍可能遭遇中國惡意破壞。

新聞檔案/涉毒台人增多 淪為中方籌碼

〔記者賴仁中/台北報導〕台灣人在泰國涉毒被抓事件,愈來愈多,多到成為中國統戰籌碼,台法務部為免更多國人中了東南亞毒梟的「毒計」,決在機場出境處、甚至飛機上開闢反毒戰場,現正與相關機關、業界磋商。

統計顯示,在泰國的台灣受刑人,九十二年有八十二人、九十三年九十四人、九十四年一百零二人、九十五年迄今,再增為一百二十三人;其中約八成為毒品犯,超過五成刑期為二十年以上,已有九人被判死刑上訴中,二十二人為無期徒刑。

長年關切泰監台囚的台灣法治促進會理事長張學海,每年前往泰國探視台囚,並與泰國友台議員密切互動,他說,在泰國只要與涉毒的人稍有接觸,極容易被牽連進去。

他說,泰國法律對毒品嫌犯極為嚴厲,如警方在一輛車上查獲有人攜毒,所有車上乘客都移送法辦;有人身上攜帶毒品,按理屬持有毒品,但如果是外國人,很容易被認定是運毒犯,罪刑等倍加重。

台法務部長施茂林也說,近年泰國政府大力緝毒,重要關口都有緝毒專用X光車把關,不少國人被誘到泰國擔任運毒交通,或旅遊泰國時貪圖小利,答應陌生人「幫忙帶著東西」回台,結果出關時被查獲運毒。

台法務部常務次長王添盛指出,法務部因此計畫在民眾出國的機場出境處、班機上展開反毒宣傳,出境處可掛設平面廣告,飛機上考量推出彩色摺頁等,利用發送書報或置放座位前方等方式,讓乘客「易於取得、閱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