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會批評中國打擊侵權做得不夠

標籤:

【大紀元5月1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七日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在華府與美國總統布希會晤時保證中國強力執法維護智慧財產權,但中國大陸美國商會今天發表的年度報告批評,中國在打擊產品侵權方面仍然做得不夠,中國產品侵權使美國企業每年損失數十億美元。

中國美國商會今天在就商業環境發表的年度報告中呼籲北京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嚴格執法。

「美國之音」報導,這份報告是根據對在中國的兩百多家公司所做的調查撰寫。報告提到的其他妨礙外國公司在中國發展業務的問題包括官僚體制和規章含糊不清。

中國美國商會的會長馬誠禮在北京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這些方面的問題已在逐步獲得改善,但是產品侵權問題卻仍然在惡化。

中國被普遍認為是世界上非法假冒產品的最大市場,從流行音樂、好萊塢電影到名牌服裝、甚至藥物,假冒產品比比皆是。儘管中國政府多次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打擊,假冒產品在中國仍然隨處可見。

中國美國商會說,有百分之四十一接受調查的公司說看到有更多的對它們的產品進行仿冒的現像,而百分之四十九的公司則對中國的執法情況表示不滿。

中國官方中國日報今天報導,有十三個人由於仿冒酒、DVD、汽車零件和其他產品而被判處徒刑,其中最高的刑期長達七年。

報導說,侵犯知識產權的現像在中國科技界也很嚴重。最近,上海交通大學處理了一位在「漢芯」系列晶片研製過程中涉嫌造假的教授。交通大學說,該校教授陳進存在嚴重造假欺騙的行為,因此撤銷了陳進的教授職務和任職資格,同時也解除了他的教授聘用合同。

另外,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中國科技部最近對中國一百八十名博士生進行的調查發現,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承認進行過剽竊,同樣比例的人承認為了發表論文進行過賄賂。

中國美國商會在報告中敦促中國做出努力進一步保護知識產權,加強執法,同時更多地利用民事和刑事法庭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而不是僅僅依靠不那麼有效的行政手段。

美國新興市場戰略公司的總裁甘布爾指出,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在中國很難解決,因為中國是個以關係為基礎的社會,而不是法治社會。

甘布爾說:「進行侵犯知識產權活動的人往往與執法人員有關係。只要這種關係存在,執法對他們都沒有好處,因為這侵犯了他們的關係資本。」

甘布爾說,只有在法治社會中才能解決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而法治社會只有在多黨制的條件下才能產生。他說,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社會中掌握權力的人需要保護知識產權。例如,在印度有很多人主張保護知識產權,因為印度有很多電腦程式設計師,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剽竊,因此掌權的人受到很大的壓力,要求他們保護知識產權。

相關新聞
李宇春首張專輯被判暫停發行 因封面照侵權
狀告化粧品公司侵權 劉德華堅持索賠二百萬
四月二十八日亞洲財經要聞
美301報告  中國和俄羅斯侵權最為嚴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