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議員指曾蔭權施政「食之無味」

責福利房屋教育無進展 卻標籤泛民為反對派

【大紀元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潘駒香港報導/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星期四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會上多位立法會議議員指責曾蔭權施政上忽視民生。有泛民主派議員更對曾蔭權在政改方案遭否決後標籤泛民主派是反對派,表示不滿,再次提出進行全民投票來衡量民意。

曾蔭權在答問大會上表示,香港會利用金融、服務、物流等方面的優勢,保持競爭能力,令本港經濟可再上一層樓。他並同時宣佈要配合中共的十一五規劃,今年9月成立經濟高峰會,邀請金融專家、企業人員、經濟專家學者及勞工專家,商討及研究各方的議題。他指高峰會與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不同,亦與策發會重視宏觀的發展戰略不同,只會制訂行動綱領及目標,預期明年中完成工作後即解散。但是,不少議員更關心其它問題。多位議員對曾蔭權自上台後近1年的管治中多項措施忽視民生,表示不滿。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更指曾蔭權的政績是「食之無味」。

李卓人說:「總結你過去一年的管治,是feel good,taste bad(感覺良好,味道不佳)。是市民感覺良好,但是在福為民開政策那方面是食之無味……在工人最低工資、標準工時那方面,你現在一點事情都沒有做。老人綜援方面你的答覆也是沒有,公屋又沒有減租,教育那方面小班教育又沒有,醫療上又說要加費。」

曾蔭權回應稱,他不想自行評價自己的工作,市民大眾及議員可作出評價,但在有限的資源下,政府所做的工作是有限度的。

李卓人跟著質疑曾蔭權為何不像搞所謂的經濟高峰會那樣舉辦民生高峰會,曾蔭權表示會考慮。

特首曾蔭權(大紀元)

泛民主派促公投衡量民意

民主黨議員單仲楷質問曾蔭權為何以「親疏有別」的做法處理與政黨的關係,靠近民建聯等親共政團,以及標籤泛民主派為反對派。曾蔭權辯稱所謂親疏有別的講法,是民主政制下的正常現象,即使政府與部分人的價值觀相同,具體落實方式亦可能不同。他接著批評泛民主派部分人選擇做「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派」,凡政府的政策都反對,只是為了削弱政府威信,追求自我滿足及傳媒曝光,背後沒有任何理念,並表示無論自己如何討好、巴結、說親,得到都是一鼻子灰。

公民黨張超雄議員指曾蔭權這種表現,是因為他在港府政改方案被否決後耿耿於懷,心中有氣。代表基層團體街坊工友服務的議員梁耀忠,要求曾蔭權拿出標籤泛民主派為「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派」的實質證據。

曾蔭權沒有正面回應,卻暗示泛民主派在多次港府重大政策上逆民意而行,破壞社會和諧。梁耀忠指曾蔭權對泛民主派是為指責而指責,既然他這麼強調民意,不如在重大政策上進行全民投票來決定對與錯。

梁耀忠說:「既然大家都講有市民支持,有市民支持你,也有市民支持反對派,如果在重大問題裡面來講,譬如討論政改方案的時候,做法會怎麼樣呢?不如訴諸於市民,我們過去也講過,不如來一個全民投票,不就解決你剛才所講的問題嗎?」

曾蔭權以所謂民意調查來搪塞,沒有作出正面回應。◇(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稅率全球第二高  香港排名第二低
澳門立法加強防治洗錢及恐怖主義
世界盃即將開鑼  香港業界奇招開客源
廣東看病太貴 五成六受訪者生病不敢求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