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竣工慶祝 中共領導人不露面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5月19日訊】據中國三峽總公司透露,坐落湖北宜昌巿三斗坪的長江三峽大壩,經過11年半的施工後,預計在明晨10時竣。雖然大壩是三峽工程的標誌性建築,但明天在三峽工地上舉行的慶祝活動,現任中共領導人都不會出席。

据文匯報報道,被稱為三峽大壩主體工程「最後一倉」的混凝土澆築工程,昨晨正式通過驗收。工人今天凌晨4時開始在該段寬20米、長34.6米、深2.8米的一段大壩,進行混凝土灌漿,直至大壩達到海拔185米的設計高度,預計在明晨10時完成。

三峽總公司負責人將在現場宣佈三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完工,整個儀式沒有中共領導人出席,屆時海內外會有100家媒體前往報道這個全球規模最大鋼筋混凝土大壩落成。

三峽工程又被外界視為「李鵬工程」,由當年本身為水利專家的總理李鵬主導下「拍板」興建。在1992年的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李鵬提交興建三峽工程的議案,結果人大以贊成票僅佔全部票數的67%的罕見全國人大通過議案贊成的低票數批准工程「上馬」,反映工程在社會各界存在嚴重爭議。

在三峽大壩即將完工之際,環境專家稱,作爲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庫以及半封閉水體,三峽水庫的水質已經惡化。

水庫的魚種正在減少,壩區的淤泥造成的腐蝕污染順流而下,甚至抵達長江三角洲上海一帶。

三峽庫區蓄水後水流速度減緩,水體自淨能力下降。三峽水庫近90%在重慶境內,重慶廢水排放量大,城市汙水處理率低,水質污染突出,環境污染嚴重,事故頻發。

國際河網的宣傳主任伊姆豪斯說:“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有關這個工程對三峽水庫庫區內以及下游環境造成影響的報告。一個很大的關注就是大壩修建之前就談到的水庫水質的問題。大量工業廢物、垃圾、農藥以及糞便排放到水庫並且滯留在那裏,對水質、河流的生態以及生活在庫區周圍的人的健康都造成了影響。”

伊姆豪斯說,由於大壩排放出來的水沒有甚麼泥沙,因此對下游河岸以及長江三角洲造成侵蝕。她說,今年三月,湖南段的長江出現破堤就是因為三峽大壩所造成的。由於沒有甚麼淤積物流到東海以及淡水的缺乏,東海的魚類資源也將受到威脅。有估計說,東海每年的捕魚量會減少一百萬噸甚至更多。她說,這些環境問題只會變得更為糟糕。

中共政府表示將動用392億元人民幣(約48億美元)清理長江沿岸地區因建造三峽水力發電站而造成的環境污染。

與此同時,三峽水庫的建設還迫使113萬人告別故土,搬遷到其他地方。很多移民報怨沒有得到足夠的移民經費和補償。很多有關移民安置的問題還有待解決。

大壩的防洪能力是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

專家說:“三峽工程的確防止了小洪水的發生,但是一個大的擔心是出現大的洪水時會發生甚麼。我們實際上看到,大壩使洪水造成的損害更加糟糕。因為水庫的水蓄得太快,在出現大洪水的時候,水庫不得不排放更多的水到下游,而這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另外,很多人擔心,三峽大壩由於可能受到人為或是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襲擊而導致安全上的隱患,成為懸在中國人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三峽工程最公開的批評者戴晴認為,在中國政府所宣揚的防洪、發電、促進航運和旅遊四個效益中,只實現了發電的功能,而且這種發電方式也比其它方式更加昂貴。

三峽工程並不是像政府和官方媒體所說的那樣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故事。但中共當局看來並沒有吸取三峽大壩帶來的教訓,而是計劃修建更多的大壩,擴大水力發電能力。在怒江修建大壩的計劃已經遭到民眾的抗議。

國際河網認為,三峽工程繼續引起人們對三峽工程的關注是很重要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王維洛:三峽工程的升船機在哪裡?
三峽將再增12壩 傳奇峽谷受威脅
王維洛:寫在三峽大壩全部建成時
長江上游將建百座電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