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宇宙年齡超想像 經歷多次大爆炸

人氣 14

【大紀元5月20日訊】宇宙大爆炸理論是俄裔美國科學家伽莫夫在1948年提出來的。這個理論認為,宇宙開始是個高溫緻密的火球,它不斷地向各個方向迅速膨脹。當溫度和密度 降低到一定程度,這個火球發生了劇烈的核聚變反應。隨著溫度和密度的降低,宇宙早期存在的微粒在引力作用下不斷聚集,最後逐漸形成今天宇宙中的各種天體。

這一理論體系被稱為「宇宙大爆炸模型」,與DNA雙螺旋模型、地球板塊模型、夸克模型一起,被認為是20世紀科學中最重要的四個模型。

據北京科技報編譯報道,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波爾•施泰恩加德和英國劍橋大學的尼爾•圖爾克這兩名理論物理學a共同提出了一個理論,即宇宙大爆炸發生了不止一次,宇宙一直經歷著「生死輪迴」的過程,而我們所認為的140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 並非宇宙誕生的絕對起點,那只是宇宙的一次新生。

暗能量讓宇宙加速膨脹

讓科學家們注意到宇宙大爆炸不僅只有一次的是被科學家拋棄後又重新拾起的「宇宙常量」。所謂宇宙常量,是對真空中的能量的數學表述,並用希臘字母的第11個字母「拉姆達」表示,這種能量也被認為是神秘的「暗能量」,而這種神秘能量正在讓宇宙不斷加速膨脹。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不僅僅在膨脹,而且速度正在加快,科學家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神秘力量 導致了這一結果,於是「暗能量」這個詞便產生了。並且科學家們認為「暗能量」就是宇宙常量「拉姆達」,在宇宙大爆炸後「拉姆達」沒有和重力「平分天下」, 保持宇宙的平衡,而是從重力手中奪權,使星體間越來越遠,宇宙不斷膨脹。

宇宙常量應該幾何

宇宙常量該有多大,這是宇宙大爆炸發生次數的關鍵。美英科學家波爾•施泰恩加德和尼爾•圖爾克就是在對宇宙常量的大小計算中發現了宇宙大爆炸不應該只發生了一次。

科學界一直都試圖解釋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自然界中的那麼多常量的值都是那麼正好,剛好讓生命存在。如果「拉姆達」太大,那麼宇宙就會在大爆炸後立刻迅 速膨脹並撐破,就像吹爆的氣球,那麼生命就不可能在百億年後存在了。波爾教授在接受太空網的採訪中說:「『拉姆達』的值是物理學中最神秘的事物之一。它讓我們非常的迷惑。」甚至科學界出現了「人擇原理」,即宇宙常量恰當地選擇了人類生存,而人類也恰好選擇了在這樣一個常量條件下出現,而人類又回頭研究著為 什麼宇宙常量大小會剛好讓人類生存。這聽起來確實不可思議,尼爾教授稱:「這簡直太糟了,真的該被拋棄了。這個理論就是想說明人類永遠不會瞭解宇宙的奧秘,這就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大爆炸不止一次發生 宇宙年齡超乎科學家想像

兩位科學家的理論顛覆了人們的「常識」,在人們常常猜想時間將止於何時的時候,他們又告訴了人們時間沒有起點。既然「拉姆達」的值在近140億年中減弱到現在這個適合生命存在的值,那麼,兩位科學家就想到了宇宙大爆炸也許發生了不止一次,每一次的大爆炸都讓宇宙常量有所減弱。在產生了現在我們生活的這 個宇宙之前,很可能是在萬億年中宇宙大爆炸發生了很多次。尼爾教授說:「我想,宇宙的年齡可能遠遠大於萬億年。時間沒有開始,根據我們的理論宇宙的年齡是無限大的,而宇宙範圍也是無限大的。」

在2002年,這兩位科學家就提出了宇宙進化經歷著「生死輪迴」這個觀點。宇宙就是在一次次大爆炸後重生,在每一次的「輪迴」中,宇宙都在膨脹中消耗 原有的物質,在宇宙常量減弱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粒子,直到另一次的大爆炸到來,然後新的粒子又形成了新的物質、天體乃至生命。@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宇宙演化進程中的缺失環節終被找到
科學家觀察到一次宇宙爆炸
科學家觀測第一代恆星痕跡
健腦第一營養素 哈佛營養師分享如何食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