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批評《頤和園》擅自參加戛納電影節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5月21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安培採訪報導)中國電影導演婁燁以個人身份攜電影《頤和園》參加法國戛納電影節,該片因爲涉及六四內容倍受媒體關注。中國電影管理部門批評該片未經官方允許參加戛納影展。

《頤和園》是唯一獲得第59屆戛納電影節評獎提名的亞洲影片。該片主要講述兩個男青年和一個女青年長達十多年的愛情故事。影片長達兩個半小時,涉及1989年北京學生運動的內容大約有二十分鐘,包括三人去參加學生示威,中間穿插有關新聞片斷。

導演婁燁在以個人名義攜帶《頤和園》拷貝參加戛納電影節之前,中國電影管理部門曾以該片有技術問題而拖延審查。法新社星期五引用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部門官員的話說,《頤和園》在戛納電影節上放映,沒有得到中共政權的批准,違反了有關規定。

這一事件說明什麽問題?美國大費城地區亞洲文化中心主席,得雷克塞爾大學商業管理學院助理教授謝田博士表示—-

謝田:「在任何一個國家,電影導演有權利決定一部影片要怎麼樣怎麼樣,政府是沒什麼權利干涉的。所以這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政權非常虛弱,敏感兮兮已到了神經質的狀態了。這部片子本身並沒有對六四作出評價,只不過添加了一些當時的歷史事實,由這裡顯示這個政權已經沒辦法正視歷史、正視事實。」

擔任過遭中國政府封禁的美國中文電子雜誌《大參考》主編的李洪寬先生的觀點是—-

李洪寬:「中國現在電影的管理體制,好像現在電影的導演、演員甚至製片人都是奴隸似的,自己沒有基本的自主權,他們拍出作品來之候,完全沒有組織能力,不能殺青,殺青的權力在中共政權的手上。

導演認為片子已經完成了,應該可以放映或者參加相關的展出,但這個決定權不在他們手裡,中共政權利用審定權莫名其妙的控制著,這種管理體制在世界各個國家中都是非常非常落後的。」

婁燁被視爲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今年40歲,作品包括《周末情人》,《危情少女》等。讓婁燁名聲大噪的是他1999年拍攝的《蘇州河》。在沒有得到官方批准的情況下,他將《蘇州河》送國外電影節參展。《蘇州河》雖然獲得荷蘭鹿特丹影展的新秀獎和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聯盟獎,但在中國並沒有得到公映的機會。根據中國《電影管理條例》,未經政府批准擅自提供影片參加境外電影節的,五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業務。那麽,這次戛納電影節之後,婁燁的命運將會如何呢?李洪寬先生分析說—-

李洪寬:「如果這個片子沒有什麼影響,是一個很平常的片子到那兒參展,也沒有任何國際影響的話,中共政權可能也就稀里糊塗的過去不管了;如果這片子有非常大的影響,比如田壯壯拍過一部《藍風箏》,還有姜文拍過《鬼子來了》,這些在相關的國際影展當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造成很大的影響,中共政權非常憤怒,剝奪他們的導演權好多年。姜文後來向中共政權道欠、寫檢討等,才給他工作權利。」

在婁燁看來,《頤和園》是一部愛情片,而不是政治片。據中國媒體報導,婁燁表示並不知道《頤和園》爲何被禁止參加戛納電影節,如果被要求刪除影片中任何部分,他都是願意妥協的。婁燁在戛納電影節上表示,他決定帶該片參加戛納電影節,因爲他認爲該片屬於每一個人。《頤和園》在戛納放映後,出現兩級分化的評論,有人認爲它 只是一個廉價的愛情故事,有人則稱讚它是中國版本的《亂世佳人》。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技術打壓 頤和園試片開天窗
戛納影展開幕 13國20影片角逐金棕櫚
組圖:第五十九屆戛納影展開幕
婁燁帶新片參賽坎城影展 不怕被打入「地下導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