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達研發受挫 台鐵受制外商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為解決PP自強號馬達頻頻故障問題,台鐵委託國內廠商自行開發馬達,但馬達卻於試用時燒毀,要自力解決PP自強號馬達問題,台鐵可能得繼續受制於韓商和法商。

韓商Rotem九十二年底撤離維修人員後,台鐵PP自強號維修陷入困境,六十四組機車頭馬達故障頻傳,維修人員拼拼湊湊,目前堪用馬達剩下不到五十組,台鐵除繼續與Rotem交涉,也設法自行開發。

去年,台鐵經一名往來多年的楊姓代理商推介,委託國內某電器大廠研發新馬達,台鐵允諾,只要新馬達試用三個月運轉正常,業者即可列入合格廠商名單;業者考量未來可獨佔馬達採購、維修大餅,於是接受委託。

去年9月,業者成功開發出第一具馬達,讓台鐵相當振奮,前局長徐達文還揚言,一旦研發成功,會將韓商「一腳踢開」,但新馬達在首度試運轉時,即宣告失敗。

台鐵機務處長蕭金喜證實,業者研發的馬達在試用時,燒毀機車內的GTO(閘極可截止雜流體 )裝置,此外,該具馬達三相電流不巫,也不符PP車需求,廠商正在了解原因,設法改善、重新研發。

台鐵:研發過程不付任何費用

蕭金喜說,PP車馬達構造複雜,不是短期內就可順利研發,廠商就算技術再好,無法確實掌握馬達使用材質的導電值、絕緣與耐壓程度,一切就只能慢慢摸索。

台鐵代理局長何煖軒指出,由於當時與業者談妥,研發、試用成功後,台鐵會優先採購,研發過程,台鐵不支付任何費用,所以,PP車馬達研發受挫,台鐵並沒有損失。

台鐵官員指出,目前處理PP自強號馬達故障問題有三種方式:向原廠購買、自力維修、在台開發新馬達;如今在台開發既然碰到瓶頸,眼前就只能由另兩種方式著手。

不過,從Rotem撤走維修人員後,台鐵在自力維修上,可說吃足了苦頭,而且,這種土法煉鋼、拼拼湊湊的維修方式,根本無法治本;官員坦言,如果研發馬達的工作失敗,台鐵要解決馬達問題,難免繼續受制於人。

台鐵:可嘗試發展零組件

〔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台鐵試圖在國內開發PP自強號馬達計畫受挫,專家直言,國內大廠沒有製造列車牽引馬達經驗,難在台開發;台鐵代理局長何煖軒則認為,考量市場需求,可嘗試發展零組件工業,但研發馬達意義不大。

台鐵去年委託國內業者自行開發的PP車馬達於試用時燒毀,計畫頓時受挫;一位嫻熟PP車馬達問題的專家直言,馬達燒毀原因不是品質不良,而是國內業者目前根本沒有研發列車馬達的能力。

他指出,此次燒毀的是用來控制整流、變流的GTO(閘極可截止雜流體 )裝置,導致馬達無法通電、運轉,而包括GTO燒毀、PP車牽引馬達支架容易斷裂等問題根源,都是列車機械震動造成。

他表示,機械震動來自於懸吊系統的轉向架,是軌道車輛才有的設計,馬達原廠法國阿爾斯通前後改造七次,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國內業者沒有製造列車馬達經驗,難以掌握轉向架震動因素,當然無法研發出PP車堪用的馬達。

何煖軒則直言國內自行研發馬達可能意義不大,考慮順勢叫停;他說,國內軌道車輛市場有限,目前只有台鐵、台北捷運,未來高鐵與高雄捷運會陸續加入,但對研發成本高的牽引系統來說,市場太小,就會影響廠商投資意願。

但零組件則是可以考慮的方向,何煖軒說,台鐵現在不少零組件還是仰賴國外進口,但在高鐵、捷運陸續營運後,零組件的市場應該足以吸引廠商投入,台鐵的列車採購固然仍須仰賴國外大廠,但如能在工業技術合作協定上做好規範,應該有機會建立國內的零組件工業,未來應朝此方向發展。

高溫近50度 台鐵人揮汗維修

〔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過去幾年來,PP自強號馬達維修幾乎全得自力解決,面對構造複雜、維修空間狹小、悶熱的PP車,即使是有二、三十年維修經驗的員工都直呼:「不好玩!」

走進台鐵台北機廠,鐵道上剛維修、保養過,重新上漆的PP自強號顯得格外耀眼,廠內則停著六、七輛等待維修的PP車,和外頭的景致截然不同。

台鐵各級列車中,PP車首度在機車內採用電子配件,員工抱怨,當初韓商Rotem撤走維修人員,拍拍屁股就走人,真的「害死人」,沒有經驗的台鐵人,從此過著瞎子摸象的維修歲月。

台鐵維修人員讓人讚嘆的維修技能,卻也在PP車維修過程中展露無遺,PP車採用電子配件,但機車內平均高達近五十度的高溫,動輒讓電子卡箱燒毀、跳電,沒有原廠協助,台鐵人想盡辦法,最後接了一條風管,將駕駛室內的冷氣引進機車內,才解決了問題。

列車轉向架上有具功能類似汽車保險桿的補助排障器,PP車的補助排障器經常無故裂開,Rotem維修人員還在時就備感困擾,台鐵人土法煉鋼,在補助排障器上加裝金屬基座,才算獲得改善。

PP車機車內維修空間狹小,得躺在地板上工作,車內「冬冷夏熱」,夏天溫度奇高,讓人彷彿置身烤箱,冬天則有如冰箱,幾乎每個人一聽到PP車就頭大,但問題1日無解,惡劣環境下的土法煉鋼維修方法,仍會繼續存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