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分析中國煤炭行業整合計劃

標籤:

【大紀元5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林森2006年5月2日華盛頓報導)中國政府決定,在今後5年對全國煤炭行業進行整合,最終組成5到7個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美國專家認為,中國的這一決策除了從煤炭工業的安全與環保考慮以外,主要是針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所做出的戰略調整。不過,專家對這項措施在改善煤礦安全和環保方面的前景並不樂觀。

中國國家發改委不久前做出了加快煤炭工業結構調整 、有效應對產能過剩的決定。根據這一決策,在中國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期間將把全國煤炭企業整合為五到七個大型產業集團,到2010年時,中國的煤炭年產量將達到24億5千萬噸。

*小煤礦是中國煤炭工業事故主要來源*

美國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認為,中國政府採取這一重大舉措的主要目的是整頓遍佈全國各地的私營小煤礦。私營小煤礦是造成中國煤炭行業死亡率居世界首位的主要原因。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兼東亞研究主任易明博士說:“基本上我認為這一決定的背後有幾個原因,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小煤礦的問題。小煤礦一直是中國煤炭工業事故的主要來源,由於這個原因,中國的煤礦死亡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另外,由於這些小煤礦的規章不嚴, 也對中國的環保造成很大的挑戰。所以把它們整合成為大型的企業,我想中國是想提高小煤礦的規範化程度。”

易明博士說,當然中國的這一決策也有經濟層面的考慮,那就是把整個煤炭行業整合為一體,從而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中國整合煤炭業是針對能源需求*

美國紐約州瓦薩爾學院教授蘇福兵博士則認為,中國決定整合煤炭行業,儘管原因很多,但是主要意圖還是針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所做出戰略調整。

他說:“一個主要原因是保障能源的供應。這當然與大的環境有關係。隨著石油價格的上漲,這些年中國煤炭的價格也在上漲,所以中國能源界有人擔心中國能否保障煤炭的供應,因為這會對中國將來的安全產生影響。過度地依賴石油對中國的安全來說是有問題的。”

蘇福兵博士說,中國目前能源供應70%還是煤炭。中國曾經想把重點轉移到石油或者是水電、核能,但是現在看來,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這條路有時候是走不通的。一個是石油市場有很大的風險,再一個就是地緣政治的原因,如果從中東或者中亞一帶進口石油必然要和美國或者其它國家爭搶。

蘇福兵認為,中國只有對現有的煤炭資源和煤炭企業進行整合才能夠保障煤炭的供應和煤炭資源的合理、充份利用。

*專家對中國煤炭業安全不樂觀*

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說,煤礦安全和環境保護也是煤炭行業改革的重要目標。中國計劃到2010年時把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從2005年的2.81減少到低於1.6。不過,專家們對這一目標的前景不持樂觀態度。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易明博士說:“我希望會是這樣。但是是否能夠做到,要知道,即使是在美國也有煤礦死亡事故。當然這是難以避免的。但是,中國的情況是基本上失去控制,由於那些小煤礦的關係。我不相信煤礦死亡事故會不發生、安全完全沒有問題。但是,這次整合應該會在這方面有所改善。”

蘇福兵教授說,由於中央和地方利益的衝突,小煤礦無法徹底清除,對這次整合在安全和環保方面不會有太大改善,他說:“如果同樣的趨勢走下去,中國的煤礦安全肯定會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我不敢確信這種制度的變化能夠真正從嚴格意義上改善中國煤炭行業的安全狀況。”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評:山西爆炸案凸顯炸藥監管問題
中共三中全會討論「現代化」 專家:騙人話術
中共為「警稅作戰中心」辯解 專家斥其撒謊
桂林官場被清洗 或涉趙樂際家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