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淡水河變乾淨 魚種躍進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淡水河的魚變多了!環保署昨天公布「淡水河流域污染整治生態效益調查」,發現流域內的魚種由整治前的十四種,增加到現在的四十八種,連過去少見、且不耐髒的湯鯉、大口湯鯉也在河口、紅樹林一帶被發現。

負責調查的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教育研發組長游進裕說,魚種多樣化代表水質變乾淨,而且不耐髒的魚種出現在人口密集的中、下游生活,顯示水質好轉,牠們才願意回來。

環保署七十七年開始整治淡水河,這兩年以每年四次的頻率,在淡水河流域污染負荷量較大的中、下游進行調查,並比較過去二十餘年來的監測。

結果發現,流域內魚種逐漸增加,由七十七年的十四種,提升到現在的四十八種,除原有的烏魚、豆仔魚、吳郭魚、鯉魚、鯽魚等增多,還發現新魚種,如康氏雙邊魚、斑海鯰、極樂吻?、短棘?、黃足笛鯛、日本真鱸、印度牛尾魚、灰鰭鯛等。

新增三十四魚種

在三十四種新發現魚種中,還包括了白鰻、六帶?、湯鯉、大口湯鯉、虱目魚、頭孔塘鱧等六種較不耐髒的魚種。

魚種以紅樹林段至關渡大橋最豐富,當地水質的溶氧也由整治初期的每公升一點四四毫克提升到近兩年的二點一五毫克;生化需氧量由十三點三二毫克下降為二點五九毫克;氨氮由四點七六毫克下降為二點七七毫克。

環保署水保處科長魏文宜表示,淡水河變乾淨,環保署鼓勵民眾從事親水活動,盼藉由親近河川進而愛護河川,其實只要不是在水源區從事水上活動,污染水源,環保署都不反對。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