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宋楚瑜藉罷免突圍 搭起新舞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十一日電)國親兩黨推動罷免案,引發各方關注,接連兩次在凱達格蘭大道的群眾抗議活動,讓陷入邊緣化危機的親民黨,在黨主席宋楚瑜領軍突圍下,暫時找到新舞台,並引領泛藍議題設定。

相較於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溫和,以及凡事都要在法律與道理上站穩腳步,宋楚瑜向來是旗幟鮮明,意志強韌,「只有英雄造時勢,沒有英雄等舞台」,更是他的座右銘。

在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儼然成為泛藍共主後,親民黨與宋楚瑜不可諱言地陷入邊緣化危機,面對國民黨的氣勢如虹,在立委選戰之前,北高市長與議員選舉,外界也不看好親民黨。

但宋楚瑜藉著可能參選台北市長的姿態,先穩住親民黨基本盤,以及市議員浮動的意向,並與國民黨迅速達成總量管制共識,達到止血效應。

接著,國民黨籍立委邱毅針對台開案窮追猛打,引發民眾質疑第一親家和第一家庭後,宋楚瑜也趁著國民黨還在觀察的階段,於第一時間打出罷免訴求,掌握部分民氣,主導議題發展。

在劉文雄等主戰派立委推波助瀾下,親民黨為了打好罷免牌,由宋楚瑜以主帥身分出面喊話,要求陳總統立刻下台,否則將發動罷免。這項舉動,衝擊到對罷免案原持觀察態度的國民黨;加上接連幾天,國民黨內因罷免、倒閣等說法不一,立即遭到泛藍支持者質疑猶豫、保守。

宋楚瑜也藉拜會朝野政黨與重要人士,說明發動罷免案的重要性,同時闡述親民黨的戰略構想是先要求總統表態,若無反應,則由在野發動罷免;若執政黨與行政院杯葛,則以倒閣為最後手段,目標在於拉長與民進黨對抗的時間與空間,繃緊藍綠的界線。

在壓力下,國民黨轉而支持罷免案,馬英九並出席第一次凱道群眾集會。國民黨先前為吸引中間選民建構的防火牆,已遭罷免案新議題衝撞,宋楚瑜言必稱馬英九領導的結果,也把國民黨送上藍綠對抗火線。

親民黨昨天發動第二次集會,相較於國民黨因天候等因素取消南部集會,宋楚瑜堅持即使「上刀山」,親民黨也會到現場嗆扁抗爭,宋楚瑜並預告親民黨下階段不排除走街頭路線的方向。

昨天凱道的集會,現場群眾情緒激憤,黨內也有大批鷹派人士準備集結,打算在凱道前長期抗爭,但在宋楚瑜以「犧牲尚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的理由,擋了下來。

宋楚瑜一方面把罷免案是否貫徹推動的球,丟給立法院,另一方面也醞釀對峙氣氛,率先揚言不排除周五集會採取更激烈抗爭,無疑是作拉長戰線的準備,並把是否驅離抗議民眾的燙手問題,又丟給身兼台北市長的馬英九。

政治風向變換迅速,台開案讓親民黨發動罷免,找到新的舞台,雖然這未必對接續的選舉或大局有決定性影響,但一如親民黨立委所說,宋楚瑜操刀,展現他的意志力與領導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