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提升表演層次 薛熒源延續傀儡戲藝術文化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十八日電)懸著操作線的「懸絲傀儡」,在錦飛鳳傀儡戲劇團長薛熒源熟練地牽引下,於兒育中心演出「童子戲球」,不僅台灣遊客看得開心,外國遊客也看得出神。薛熒源說,這項傳統民俗已很少見,外界對傀儡戲存有神秘想像,若要延續文化,有必要將表演活動提升至藝術層次,才是生存之道。

每隻手懸著四條線、每隻腳二條線,頭部二條線、胸部一條線、背部一條線,懸著十六修基本線的傀儡戲偶,在薛熒源手中頓時鮮活了起來,絲絲入扣的動作、姿勢,加上表演者的戲曲演唱,一齣文史戲曲,讓遊客不自覺得拍著手,直呼「好厲害」。

薛熒源表示,錦飛鳳劇團由爺爺薛朴於一九二O年創立,再傳到父親薛忠信手中,他則於父親二十五年前去世後,接下團長位子,成為第三代傳人,劇團現有八十年歷史。十二歲時即跟在父親身邊,一手生動的傀儡劇都是耳濡目染學會,平時除了教導團員,也接受民間團體邀約表演。

他說,傀儡戲也分門派別。來自台灣南部的錦飛鳳劇團承自中國大陸泉州傀儡系統,稱為「懸絲傀儡」,戲曲音樂是南管系統的泉州腔傀儡調;台灣北部的傀儡戲則承襲中國大陸彰州系統;越南另有水傀儡。

他說,基本的傀儡戲偶操作線有十六條,複雜的有三十多條,視表演者賦予角色的活潑性、動作複雜性而定。不過,腳、頭、手的細線位置都有規則可循,方便表演者記憶與演出,也不怕操作線打結。

薛熒源表示,傀儡戲不好學,每個傀儡戲偶平均重約二、三公斤,高約七十公分,再加上台子有一公尺高度,適合五、六年級以上身高的小朋友學習。一般藝術系、戲曲學校學生,也要練個五、六年才足以登台演出。

現在高雄茄定、台南市區的宗教活動,舉凡拜天公、酬神,謝土、新居落成,或結婚喜慶場合,都可看到錦飛鳳劇團演出,每次十五分鐘,好日子的夜晚還可趕個二、三場。不過,北部多為除煞儀式,老一輩看到,還會要小孩迴避。

薛熒源指出,錦飛鳳劇團今年已第七次獲得高雄縣政府扶植補助的團隊,曾應文建會及僑委會之邀前往匈牙利、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義大利表演、宣慰僑胞。多虧公部門的支持,讓劇團得以維持運作,並有經費到發源地向老師傅學習技藝。

薛熒源也感嘆,傳統劇團「傳子不傳人、傳內不傳外」的規矩,再加上許多傳統禁忌,限制了傀儡戲的傳承。此外,傀儡戲內容多為歷史劇,拗口的旁白,觀眾經常聽得「霧剎剎」。

薛熒源認為,禁忌因人而定。他主張消弭傳統觀念,重新賦予傀儡戲新觀點。現在除了指導團員表演技術,未來也規劃改變傳統的表演方式,改編劇本,融入現代語彙,讓民眾易看易懂。此外,將傀儡戲的宗教功能提升至藝術表演層面,讓傀儡戲可以延續發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