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張國立學習說“不” 留長髮暫別清宮戲

標籤:

【大紀元6月19日訊】(據中華網6月19日報導)張國立不是第一次當電影導演。在多年“駐紮”於螢屏之後,他終於還是難舍電影情結,受邀成了《第601個電話》的導演。

張國立周筆賜(圖/中華網)


張國立父子兩(圖/中華網)


  這一回,導演當得真是太累了

4月16日開機,5月30日殺青,再到8月上檔,整個週期不過短短四個月。於是,不得不每天干上十五六個小時。原本一上手就導得十分順手,算算怎麼都還有三天的富餘時間,可偏偏開機不到一周後的一場病,將這三天也搭了進去。

那場突如其來的病,向張國立發出了一個警報———健康最重要。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心有餘悸:“那場病是突然發燒引起的,看了醫生,說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免疫力低下。我心頭一緊,特地去做了全身檢查,幸虧檢查結果出來什麼病也沒有,虛驚一場。”生病期間,劇組人員的任勞任怨令張國立特別感動:“我還要特別感謝幾位朋友,監製馮小剛在百忙之中抽出兩天半來給我頂班,中影集團總經理韓三平也頂了一天半的班,這麼一部投資不大的電影,居然有三個導演為它趕工,我真是太感動了。”

出院後,回到片場的張國立依舊“拼命三郎”般與時間作鬥,只不過為了保護因盯著監視屏太久而損傷過度的眼睛,他悄悄蒙上紗布、戴上了墨鏡。如今,影片的剪輯已經完成,進入配音階段,預計於7月15日完成所有後期:“我總算可以宣稱,我在43天內完成了一部電影。雖然沒有耽誤週期和資金,但遺憾也是有的,由於時間太緊,在後期製作中回頭再看,總覺得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棄“康熙”,蓄發暫別清宮戲

能邀來馮小剛與韓三平這樣的重量級人物客串導演,全靠了張國立在圈內的好人緣與仗義,就像這次應邀擔任上海電影節評委一樣,儘管還在忙《第601個電話》的後期,他依然一口答應,寧願犧牲休息時間。“我還沒學會說不。只要有朋友需要,我儘量都會答應下來。”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為身體考慮他開始醒悟到要放慢節奏,學會在顧不過來的時候說聲“不”,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將接拍電視劇的數量降下來,再加上廣電總局新出臺的減少古裝劇數量的政策,他決定蓄發,近一兩年不再接古裝片,“現在拍片的人太多了,一年也不需要這麼多電視劇,因此從勢頭上我必須自己加以控制了。”

不過,令大多數人驚訝的是,他第一個拿來“開刀”的居然是因此成名的《康熙微服私訪》系列。日前,《康熙微服私訪5》開拍,尊龍代替張國立成了新版“康熙”。儘管關於《康5》的消息不斷,張國立卻已不再留戀:“我和鄧建國合作第4部的時候,就對他的運行方式越來越不適應,以後也沒有合作的可能。這個系列,現在已經同我沒什麼關係了。”

  父與子,放手讓兒子選擇未來

他是四川人,卻常年在北京工作。為方便一家團聚,張國立將父母接到了北京,有空便和父親聊聊天說說話。在父親節的當口,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親,而非作為父親的自己。“看樣子我得給老人家買點禮物。”平日裏節日過得太少,除了生日,他也難得收到兒子張默的禮物。

兩年前,“張默打人事件”之所以鬧得沸沸揚揚,原因只是因為張默是張國立的兒子。如今兩年過去,為了幫張默走出陰影,張國立將張默拉進了自己的公司,在自己的“監視”下和兒子一起演戲。《少年寶親王》、《欽差大臣》、《少年嘉慶》、《龍非龍鳳非鳳》、《濟公》,父子倆一路走來,親密合作的同時也有過激烈地爭論。“我有時候很凶,張默儘管不服,但也不得不服,因為我是導演,我是他爸爸。當然,和以前相比,他現在懂事多了。”

儘管因為想法的差別,現在的張國立和張默依舊不會像朋友那樣聊天,但交流的機會比以前多了很多,再加上經過了一次次合作,他慢慢選擇了放手,“一開始是我為他選劇本,現在他的角色都是他自己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如果去阻止他、干涉他,效果可能反而不好。

比如,以前我並不想培養他往影視圈發展,就連當初給他取名字,也是寓意他將來是個默默無聞但有所才學的人,可是他轉來轉去,還是進了影視圈。這與我原來的想法相悖,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引導他的思想向正面發展。”

如果有別的公司要挖走張默怎麼辦?張國立毫不猶豫:“沒問題,只要他願意,我肯定放他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陸委會修法放寬大陸藝人來台宣傳
被拒來台 張國立:是開倒車   陸委會:會放寬限制
張國立首次執導電影稱壓力大 開拍在即掉膘10斤
張國立「裸」照事件追蹤 劉女士:絕無私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