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研院新任院士風雲榜》姚孟肇 只要找到利基點 台灣科技看好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專訪)患有小兒麻痺的中研院分子與生物研究所所長姚孟肇,童年常被不懂事的頑童譏笑。命運雖封鎖他左腿的力氣,卻鎖不住他的右腳和自由的心,「從正面看待,這是從小就訓練我面對挫折,不要被自己的弱點困住。」

在台北大稻埕長大的他,從小就喜歡到野外抓昆蟲、觀察生態,跟父親和哥哥到海邊抓魚、在田裡抓泥鰍都是童年快樂回憶,初中還曾抓田裡的水蛇到自家院子養,蛇吃的青蛙也是他一手張羅。

雖然最喜歡生物學而非特別想讀醫,聯考時姚孟肇仍無法免俗把台大醫科當第一志願,但三民主義只考五十九分讓他考進第三志願的台大動物系,親戚還以為畢業後專管動物園,「實際念了以後才發現都是我喜歡的科目,沒考好反而誤打誤撞,很幸運!」

大學畢業後到出國留學前,姚孟肇到中研院動物所跟黃仲嘉老師做短期研究,首次以「纖毛蟲」當材料研究細胞分化的模式,從此跟纖毛蟲結下不解之緣。

「三十五年前分生所還沒成立,所在地是一大片農田,當年我在中研院研究的纖毛蟲,大概就是在分生所前身的田裡抓的。」

姚孟肇描述,纖毛蟲是具有兩個細胞核的單細胞生物,在顯微鏡底下才看得到,過去常被當作生化或遺傳分析的材料,赴美留學及工作這些年來,他用一種叫「四膜蟲」的纖毛蟲,探究細胞分化過程中DNA如何複製重組,瞭解基因體的變化現象和奧秘。

由於癌細胞就是從基因體突變而來,姚孟肇的基礎研究有助生醫界掌握癌症的形成,回台接掌分生所前,他便在享譽國際的佛瑞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長達十七年多。

「該中心的居住和研究環境都非常好,同事情誼也很深厚,我在那裡研究得樂不思蜀,中研院要請我當分生所所長時,從沒做過行政主管的我確實猶豫一陣子,但想到能回台工作對我的生命是值得的體驗,就決定接受了。」姚孟肇說,以台灣今日擁有的財力和人力,無須樣樣跟大國硬拚,只要找出長處善加發揮,就有很多機會做好科技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