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又斗争其乐融融 G8会前美俄交锋一波波

标签:

【大纪元7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弘光莫斯科特稿)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前苏联领导人戈巴契夫警告说,美俄两国关系有走向新一轮冷战的迹象。伴随着伊朗核危机的日渐升级,美国和俄罗斯政治歧见也愈来愈深,甚至到了要对决的程度。

而美国副总统钱尼也火上加油,于5月4日在访问立陶宛时强烈谴责俄罗斯“在民主与人权方面的倒退”,并称俄在用石油做武器,敲诈其它国家。将美俄关系推向新冰点。

俄国趁G8提高影响力

随着“八大工业国集团”(G8)高峰会议7月15日到17日将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圣彼得堡举行,俄美双方的发展也受到各方注目。

今年俄罗斯将接替英国担任G8轮值主席国,并在蒲亭的故乡圣彼得堡主办峰会。蒲亭对此次峰会极为重视,并认真准备。俄罗斯在1997年正式受邀加入包含美、法、德、英、日、义、加的G7。但俄罗斯受邀的理由主要是因其政治上的重要性,而非经济力量。

尽管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俄罗斯至今没有加入WTO,它的经济规模居全球第16位,其国民生产总值仅占美国的二十分之一,这成为俄罗斯无法成为G8全权成员国的主要障碍。

2005年11月,G7各国一致认为俄罗斯无权在G7框架内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因为其存在许多问题,如没有加入WTO,且操控货币汇率等,所以俄罗斯有沦为八国集团中二等公民的趋势。但今年由于俄罗斯是轮值国,趁着当主席的机会,从观察员身份一跃成为正式成员,而且还堂而皇之地当上会议主席,颇有反客为主之势。

最近高峰会议前夕,八国的能源、卫生、财政部长到莫斯科参加相关会议,都发生了只听到俄罗斯部长声音的状况。对于这种情况,所有相关国家尽管有所不满,也不愿得罪掌握能源的俄罗斯,都把注意力投注在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钱尼的言论因而在西方社会引起极大回响。

美不愿见俄再度强起来

美俄关系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到90年代下半期,双方的战略矛盾依然存在且难以根本调和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蒲亭执政后,由于其KGB安全单位背景,加之布希“西部牛仔”式的行事作风,两国关系曾出现大幅下滑。

然而美国发生九一一事件后,在国际间进行联合反恐的共同利益促使下,俄美关系逐渐回温,布希与蒲亭也开始建立较好的私人关系。但随着国际反恐任务因美国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动武而被扭曲,以及俄罗斯国力回升,双方的战略矛盾变得愈来愈难以掩饰,外交龃龉日益增多,美国对俄国批评的声调日高,俄方反驳也更加坦率。

从近期的相互指责看,双方的矛盾仍源于战略分歧,即美国不愿看到俄罗斯恢复国力、日益壮大,对美国的安全重新构成潜在威胁,所以开始利用一切借口,继续实施过去美国对苏联实施过的政策,尽一切可能遏止,以延缓其重新崛起的时间。而俄罗斯经过对美国由期望到失望的演变过程,如今已完全回归现实外交的轨道,对美国的战略打压开始反击。

在政治上,蒲亭上任后,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先后宣布建立联邦区,地方行政长官的直接选举制度改为经总统提名,地方立法机构间接选举产生,以加强对地方的垂直领导。美国视蒲亭此举为加强中央集权,是开民主倒车;蒲亭打击财阀、整顿新闻媒体,则被美视为压制民主与新闻自由。

在经济上,蒲亭主张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剥夺部分财阀的违法财产,增强国有经济成分及其在经济中的主导角色。这些做法在美国看来,都是与其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游戏规背道而驰。

矛盾扩大 但不会为敌

在外交上,蒲亭坚持国家主权高于一切,强调俄罗斯必须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捍卫国家利益。为此,俄在一些外交政策和行动上不再追求与美国步调一致。

如俄罗斯不顾美国对白俄罗斯鲁卡申科政权的反感,支援鲁氏第三次连任,并继续与白俄罗斯搞“俄白联盟”;用提高天然气价格等方式惩罚疏俄亲美的乌克兰尤申科和乔治亚萨卡希维利政权;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哈玛斯为合法政党以及经由选举上台执政的合法性,并邀其访问莫斯科,反对美国孤立哈玛斯的政策。显然,俄罗斯重做世界强国的愿望并未泯灭。

在安全上,俄国认可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反对美国对伊朗施压;俄国也不顾美反对,向伊朗、叙利亚等国继续出售防御性导弹。这些政策分歧的背后,都隐藏着美俄相互不服、互不信任和相互争斗的本质矛盾。

冷静分析美俄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就会发现,尽管美俄因战略矛盾难以弥合而争斗不断,未来双方的矛盾还可能会扩大,但正如钱尼在维尔纽斯讲话所强调的,“大家都不会相信俄罗斯会成为美国的敌人”。

或许正如一些美国官方人士所指出的,美俄可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会维持“非敌非友”、既斗争又联合的关系,即相互难以亲近,但也不愿真正走向全面对抗。俄罗斯国际政治观察家安德列耶夫指出,既斗争又联合是俄美两国最健康的关系。

相关新闻
伊朗是否支持恐怖?美中有争议
普罗迪力图摆脱意大利亲美形象
欧盟高峰会外 法轮功模拟中共暴行
中俄利用上合组织控制中亚能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