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中東新危機的黎巴嫩真主黨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7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在以色列為了營救一名被俘的士兵而對巴勒斯坦展開報復攻擊兩週後,真主黨也越界攻擊並俘虜兩名以色列士兵,導致黎巴嫩遭到以色列的報復攻擊,真主黨則發射數百枚飛彈還擊,讓和平過程停滯已久的中東地區再度陷入一場升高的危機。

在一九八二年六月以色列大舉入侵黎巴嫩,報復駐英國大使阿高夫遇刺未遂後,黎巴嫩一批穆斯林教士組成真主黨,旨在驅逐以色列,因而與派駐黎巴嫩協助抵抗以色列占領的大約兩千名伊朗革命衛隊建立密切關係。

真主黨高喊摧毀以色列的口號,認為以色列無權存在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它也曾夢想把容許多種宗教的黎巴嫩轉變為伊朗式的伊斯蘭國家,但在稍後打消這個念頭。

長期獲得伊朗武器與資金支持的真主黨曾綁架西方人質,包括一名美軍陸戰隊上校和中央情報局一位站長。他們隨後都遭到殺害。

加入真主黨的好戰分子一九八三年採用自殺炸彈攻擊策略,在貝魯特進行一連串攻擊殺害了三百五十多人,其中包括兩百四十一名美軍陸戰隊員和五十八名法國兵士。

美國情報單位認為,真主黨也要為一九八五年六月劫持一架由雅典飛往羅馬的環球航空公司班機負責。恐怖分子強迫搭載一百五十三名乘客和機員的這架飛機轉往黎巴嫩,還在殺害美國海軍士官史特森後,將他的遺體扔在貝魯特機場的跑道上。

真主黨在黎巴嫩南部、歐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各地攻擊以色列人與猶太機構,迫使以色列在西元兩千年五月決定撤離駐守黎巴嫩南部一個狹窄緩衝區十八年的軍隊。真主黨宣稱這是它最大的成就。

自以色列撤離後,一向尋求推動伊斯蘭生活方式的真主黨在黎巴嫩南部嚴格實施伊斯蘭行為準則,但未受到居民的普遍歡迎。真主黨因而強調,採取這種作法不應當被解讀為它有意強制黎巴嫩成為一個伊斯蘭社會。

真主黨也在繼續攻擊以色列,並拒絕依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項決議案的要求解除民兵武裝的同時,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政治活動上。也許是有心無力,或是沒有意願,黎巴嫩政府一直未執行安理會此一決議案。

藉著提供社會服務與醫療照顧,真主黨贏得不少黎巴嫩人的尊敬,並在去年大選贏得一百二十八席國會中的十四個席次,進而主管內閣兩個部會。許多黎巴嫩人已將真主黨及其盟友|贏得十五個國會議席的什葉派組織艾瑪爾,視為該國最大宗派的合法代表。

儘管如此,美國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前已將真主黨列為恐怖分子團體,加拿大在二零零二年跟進,英國與澳大利亞也將真主黨列為查禁的非法組織。

就像巴勒斯坦的哈瑪斯一樣,真主黨及其支持者不斷在進行將其軍事與政治部門分割的宣傳。這項努力在歐洲尤其成功,當地許多國家已拒絕將真主黨列入恐怖組織黑名單中,聲稱它也進行政治與社會福利活動。

真主黨仍然活躍於以色列與黎巴嫩邊界地帶,尤其在還有領土主權之爭的席巴農場,造成緊張情勢。

真主黨聲稱席巴農場地區是被占領的黎巴嫩領土,但是以色列表示該農場位於敘利亞境內,因此是屬於以色列自一九六七年以來占領的戈蘭高地的一部分,此一論點也獲得聯合國支持。

長期在敘利亞支持下活動的真主黨,不但保護大馬士革在黎巴嫩的利益,也在敘利亞與以色列為了戈蘭高地對抗時,充當大馬士革的馬前卒。

但是敘利亞面臨聯合國要求它將部署黎巴嫩的一萬四千名軍隊撤離的壓力,對真主黨是一個嚴重的挑戰:在不危及它逐漸成為一個主流政黨地位的情況下,它還能維持游擊運動的角色多久?

黎巴嫩在二零零五年二月前任總理哈里里被汽車炸彈炸死後陷入政治危機,一般人普遍認為那是敘利亞情報人員下的手。

分析家指出,真主黨在此一危機後已採取一項審慎的政策,繼續公開支持敘利亞介入黎巴嫩事務,但是不抨擊要求敘利亞撤離黎巴嫩的在野黨。它也強調黎巴嫩必須團結對抗「西方干預」黎巴嫩內政。

在貝魯特街頭連續幾週出現前所未見的反敘利亞示威活動後,真主黨也在三月動員幾十萬追隨者走上首都街頭,表示支持黎巴嫩與敘利亞間的歷史與戰略關係。

儘管安理會在黎巴嫩總理呼籲後,未能就黎巴嫩停火的一項聲明達成協議,在聖彼得堡集會的八大工業國家領袖已發表一項折中聲明,要求釋放以色列士兵、以色列節制在黎巴嫩的行動,並將軍隊撤離加薩走廊。

分析家表示,雖然以色列和美國都指控伊朗與敘利亞在幕後指使,此一對抗擴大不是不可避免的,中東的衝突有時就是懸崖勒馬。但這也不是絕對保證,目前的情勢沒有任何迅速或輕易的解決辦法。

相關新聞
真主黨火箭攻擊海法市 至少8以色列人死亡
以色列下令黎南所有居民撤離
歐麥特:以色列所處困難情況不會很快結束
以警告真主黨襲擊海法有深遠後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