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十六年發展毀於一旦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訊】(BBC中東事務記者/傑瑞米﹒鮑文編輯) 外國人再次大規模逃離黎巴嫩。這個以商業和旅遊業立國的地中海小國,過去十六年的發展在硝煙滾滾中已經所存無幾。

黎巴嫩總理承認,戰亂給他有「中東小巴黎」之稱的國家已造成數十億美元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

英國海軍近日也加入了各國行列,開始大規模撤離在黎公民和僑民。一些老弱病孕已經先期被空運疏散,餘下兩萬多人將乘坐皇家海軍趕往地中海的軍艦和運輸船隻離開。

就在兩星期前,貝魯特還是一個美酒加咖啡,餐廳加舞廳,陽光、沙灘、美麗少女加蔚藍海水的旅遊勝地,還是一個人民富足、生活悠閑的國度。

如今,儘管真主黨的宣傳電視繼續把他們的戰士描寫成民族英雄,但是在以色列的報復性空襲中,貝魯特已再次成為一座死城。

在地中海的陽光下,能看到的只有空襲後的廢墟與硝煙。

在黎敍邊境等著過關的黎巴嫩小女孩(AFP/Getty Images)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街頭熱鬧不再。(AFP/Getty Images)

瞭解黎巴嫩的人,可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貝魯特似乎又回到了20多年前的內戰時期的光景。

2000年,以色列全面從南黎巴嫩撤軍。真主黨宣告「解放國土」,一度被所有黎巴嫩人奉為民族英雄。

然而,時過境遷;在最新衝突發生前,除了南黎巴嫩和南貝魯特什葉派佔多數的地區之外,很多黎巴嫩人已經不再把真主黨看作解放者和民族英雄。

衝突爆發前,真主黨不斷以各種理由,冒著以色列可能報復的風險繼續攻擊以色列,已開始使很多黎巴嫩人感到沒有必要。現在,很多人擔心的事情成為了殘酷的現實。

心碎

南貝魯特什葉派控制區,大街、小巷、公路、橋樑、各類建築物,到處都是空襲轟炸的痕跡。真主黨在南貝魯特的辦公大樓已經被徹底炸成廢墟。

每次以色列空襲後,真主黨的武裝人員往往會乘坐噴塗迷彩色的四輪驅動車輛在街頭巡迴。

對於絕大多數非什葉派黎巴嫩人來說,這也許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景象。

黎巴嫩自1990年代初開始的大規模恢復與發展,自2000年起的經濟重新騰飛,就在短短幾天內被毀掉了,讓多少黎巴嫩人心痛、心碎。

戰火帶來的不只是國家基礎設施的毀壞,更是平民的無辜死亡。

黎巴嫩政府社會事務部長娜依拉﹒穆阿瓦德一方面強烈譴責以色列「無限度、無目標、無休止地毀滅與謀殺」,一方面也對真主黨決定挑起衝突再次把黎巴嫩推向戰爭深淵感到絕望、憤怒和無奈。她說:「黎巴嫩政府根本不知道他們會採取這樣的行動﹔我們也根本不會支持這樣的行動。」

投降

黎巴嫩總理在危機發生後已經多次與聯合國、歐盟和其他有影響國家的代表會面,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外交解決方案。但是,多數黎巴嫩人對西方主要國家,特別是工業八國未能及時促成停火感到失望。

很多黎巴嫩人認為,國際社會已經向美國和以色列的立場「投降」。

自敘利亞涉嫌參與暗殺黎前總理哈里里,駐黎敘軍在國際壓力下被迫撤離之後,黎巴嫩政府已經試圖將真主黨的武裝收編為政府軍的一部分,並試圖說服真主黨放棄暴力鬥爭而成為民主政治的一部分。

聯合國也通過了要求真主黨解除武裝,將邊防交給黎巴嫩政府軍的1559號決議。

不過,黎巴嫩政府軍力量薄弱,根本無法與訓練有素、武裝精良的真主黨部隊相比。

同時,分析人士指出,黎巴嫩政府軍中六成以上的士兵也是什葉派穆斯林﹔讓他們與真主黨作戰只會造成臨陣倒戈。

因此,所謂黎巴嫩政府軍接管南部邊境,如果沒有真主黨及其外國支持者的合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不得介入

正是由於黎巴嫩政府方面沒有能力收編真主黨部隊,使得危機發生後,以色列有了進攻黎巴嫩境內目標的理由。

如今以色列對真主黨目標發動大規模空襲和炮擊,黎巴嫩政府軍得到的命令是「不得介入」。

真主黨武裝在過去一個星期損失慘重。他們很多指揮中心和武器彈藥庫被摧毀。以色列方面稱,已經摧毀了真主黨約三分之一的火箭發射器和彈藥。

不過,有敘利亞、伊朗和黎巴嫩民間什葉派的支持,真主黨一旦停火之後,肯定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再次恢復實力。

正是因為有強大的外援和基層支持,真主黨才在與以色列的碰撞中底氣如此十足。

令人遺憾的是,真主黨也許不會被消滅,也許可以很快恢復實力,但是這種無端的戰亂給黎巴嫩國家帶來的毀滅與死亡,不是短時間能夠恢復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真主黨的火箭攻擊讓以色列面臨新挑戰
【熱點互動】黎巴嫩危機
白宮:國際社會支持以色列對真主黨採取行動
轟真主黨 以地面部隊 將開進黎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