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黨的歷史背景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訊】(BBC資深記者分析) 真主黨是由黎巴嫩什葉派穆斯林組成,受敘利亞和伊朗支持的一個勢力強大的政治和軍事組織。

真主黨1980年代初期在伊朗的資助下,利用將以色列軍隊趕出黎巴嫩領土為號召,逐漸發展壯大。

2000年5月,以色列從南黎巴嫩撤軍。真主黨麾下的武裝組織-伊斯蘭抵抗組織,宣告抗以勝利。什葉派穆斯林是黎巴嫩人口中人數最多的一個族群。以色列撤軍,使得真主黨在黎巴嫩民眾間聲望大振。

如今,真主黨在黎巴嫩議會有很多席位,並佔有2個內閣部長職位。

真主黨本身還掌握媒體,開辦了很有影響力的馬納爾電視台(al-Manar)﹔該組織還由於向貧民社區提供社會救濟和醫療服務,因此基層組織牢固。

拒絕解除武裝

鑒於以色列早已撤軍、敘利亞開始撤軍,以及黎巴嫩民選政府執政,聯合國於2004年通過1559號決議,要求真主黨的軍事力量解除武裝,把安全事務交給黎巴嫩政府軍警。

其實,早在2000年以色列撤軍的時候,黎巴嫩國內不少黨派就開始向真主黨施加壓力,要求其武裝力量整編為黎巴嫩國家軍隊的一部分。不過,真主黨拒絕執行聯合國決議,也拒絕接受國內黨派意見。

真主黨方面表示,雖然「解放黎巴嫩」的任務完成,但是「為整個中東地區抵抗以色列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真主黨自詡為整個地區抵抗以色列的武裝)。

敘利亞

真主黨麾下的伊斯蘭抵抗力量在以色列撤軍後繼續活躍在黎以邊界一帶,與以色列軍隊經常發生小規模摩擦。

真主黨稱,在敘利亞和以色列邊境上的爭議性領土舍巴阿農場(Shebaa Farms)屬於黎巴嫩,因而它的士兵有權向佔領那裡的以色列軍隊發動攻擊。

聯合國認為,舍巴阿農場屬於戈蘭高地一部分,屬於以色列在1967年中東戰爭中從敘利亞奪取的領土。

另一個真主黨要與以色列繼續作戰的理由是,以色列監獄中仍然關押著不少以軍佔領黎巴嫩南部時拘捕的黎巴嫩人。

分析人士指出,真主黨長期得到來自敘利亞方面的庇護和支持。真主黨長期被形容為大馬士革實現在黎巴嫩和中東地區總體利益的「一張牌」。

去年,黎巴嫩人在前總理哈里里涉嫌被敘利亞暗殺後,爆發大規模反敘利亞抗議示威﹔國際間壓力最重迫使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

敘利亞撤軍開始改變黎巴嫩境內個派系間的力量均衡﹔真主黨武裝一躍成為黎巴能境內最大的軍事力量。憑借軍事和政治實力,真主黨在黎巴嫩政府中也實力更加強大。

分析人士指出,真主黨在前總理遇刺和敘利亞撤軍之後,為穩定民心,一方面繼續支持敘利亞,一方面也避免直接批評親西方的黎巴嫩派系。

真主黨不斷通過「反對西方干涉」的口號,謀求成為一個以其為核心的黎巴嫩「民族團結」政府。

歷史

1982年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時,真主黨由一些穆斯林教士創建﹔真主黨創建的動機是對抗當時佔領黎辦嫩南部的以色列軍隊。

當時一支約2千人的伊朗革命衛隊進駐貝卡穀地,協助真主黨與以色列作戰。伊朗從那時起一直向真主黨提供大量資金和武器彈藥。

真主黨創建初期,在堅持消滅以色列國之外,還表示要通過武力結束黎巴嫩不同宗教信仰共存的制度,目標是在黎巴嫩建立一個以伊朗什葉派革命為典範的政教合一什葉派伊斯蘭政府。

真主黨不承認以色列,也不承認以色利國的存在權﹔真主黨的章程認為,整個中東都因該是阿拉伯穆斯林的國度。

在黎巴嫩內戰期間,真主黨不斷以綁架西方人質為手段向西方國家施加壓力。1983年,真主黨武裝對駐貝魯特的美軍海軍陸戰隊發動自殺攻擊,造成241名美軍士兵死亡。

真主黨在過去20年中,基本控制了黎巴嫩南部,管轄了大部領土,成為黎巴嫩的「國中之國」。真主黨如今不但有數萬的戰士,而且據稱擁有萬枚以上的各類伊朗製造火箭彈。

真主黨在自己管轄黎巴嫩南部初期,曾一度試圖強制在民間推行嚴格的伊斯蘭法規﹔目前伊斯蘭法的推行稍有放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真主黨的火箭攻擊讓以色列面臨新挑戰
紐時:美以同意一週後由國際社會介入黎巴嫩
以色列進攻黎巴嫩 意在對付伊朗和敘利亞
【熱點互動】黎巴嫩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