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卡債等利空衝擊 金融業市值急速縮水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二日電)因卡債及所衍生問題對金融業市值衝擊有多大?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兼主任沈中華研究發現,依民國94年7月25日及今年3月29日為比較基準,包括國泰金控、中信金控、開發金控、富邦金控及台新金控等大型金控公司,其市值急速縮水,縮水最大者為國泰金,達新台幣455億元。

台灣智庫今天舉辦「我國消費金融的發展、問題與對策」研討會,沈中華發表前述看法。

沈中華指出,信用卡原本是個人支付消費、減輕現金攜帶並延後付款的支付工具,但信用卡延後付款功能即為銀行授信,到期不還就是呆帳,因此,信用卡絕對是授信工具而非只是單純支付工具,現金卡也是如此。

談及新授信客戶流向,沈中華彙整五個現象,一是過去十八個月放款大幅提高,消費性貸款佔GDP比重從2002年的53%躍升至2004年61%,逼近香港與韓國水準。

其次,過去發卡浮濫,短期內台灣平均每人持卡張數躍居全球第一,其中三成屬於高風險客戶,也就是使用循環信用且額度使用高者。

第三,根據法國佳信銀行調查顯示,台灣七年級生平均負債高達新台幣21萬元,較歐洲平均每個家庭負債還高。

第四則是青年人(20歲到24歲)失業率由民國80年代初期4%升至目前的10%。第五,台灣儲蓄率降到23%到26%間,遠低於韓國、新加坡及香港30%以上。

沈中華分析,從以上現象推論,這幾年消費金融雙卡授信額度消費流向銀行次級客群授信,也就是往清償能力較低者開發,台灣青年確有信用過度擴張現象,以及高風險客戶群平均每人倒帳金額高達190萬元。

在卡債衝擊、破產法衍生政策風險與併購利空紛擾下,沈中華整理出台灣上市櫃金融產業市值,從去年7月25日的2 兆8362億元,遽降到今年3月29日2兆4930億元,銳減3432億元,其中縮水最大者為國泰金控 455億元,其他依序為中信金控387億元、開發金321億元、富邦金299億元及台新金278億元。

受卡債衝擊,銀行業該有何種警惕?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總經理羅澤成指出,未來信用卡業務發展,應採取策略聯盟,因為信用卡產業特性有利整合,例如台企銀、合庫等9 家發卡規模較小銀行,約77萬張,可共同推出悠遊聯名卡,具資源共享、互利互惠情形,可評估推動或共同製作、催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