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蔚齡 從華航空姐變成柬埔寨孩子的媽

─台灣媽媽與柬埔寨的孩子系列報導2

人氣 72

【大紀元7月23日報導】─台灣媽媽與柬埔寨的孩子系列報導2(中央社記者馮昭波貝二十三日電)第一次見到中華民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創辦人楊蔚齡是在中正機場,搭機前往柬埔寨那天,將輪椅、藥品、營養品、日用品等四、五百公斤的救濟物資一箱箱搬上行李台,機場地勤人員看到楊蔚齡的護照,笑著抬頭對她說,「我知道你,加油」!

在華航,很多人聽過楊蔚齡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在出國還不普及的年代,楊蔚齡考進人人稱羨的中華航空當空服員,隨著服務航班幾乎環球世界。已轉行當節目主持人的張月麗與她同期。

離開空姐崗位十餘年,楊蔚齡還是繼續當空中飛人,不同的是,飛向中南半島是為了地雷村的柬埔寨孩子,回台灣是探望母親和為柬埔寨貧民募款。

兒時家境優渥,成長期經歷父親經商失敗,必須靠自己半工半讀完成學業的遽變,僅管實踐大學社工系畢業後即穿上華航美麗的旗袍,月領新台幣八萬元高薪,隨著服務航班幾乎環遊世界,下班後,楊蔚齡休閒生活是到生命線當義工。

好幾次在飛行中或機場遇見中南半島難民,其中熟悉的華人面孔,卻有抹不去的恐懼,讓楊蔚齡注意到遭遇戰禍的難民問題。得知人權協會招募志工前往泰國難民營服務,她不是選擇去看看,而是直接辭掉工作,飛到難民營,一待就是四年。

其間,她從泰國寫信向聯合報募書,報社編輯被她的文字打動,主動邀稿,透過流暢的文筆,她將難民營的訊息傳回國內,感動許多讀者,紛紛捐錢、捐物資到泰北。

一九九三年柬埔寨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辦大選,終止恐怖統治,泰國對柬埔寨難民長達十三年的庇護政策也宣告結束,大批難民回到百廢待舉的柬埔寨,卻也讓楊蔚齡注意到柬國人民的無助。因為飽經戰亂的柬埔寨,沒有工業,原本豐富的森林資源被嚴重破壞,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民高達百分之二十八,景況淒涼。

結束泰國難民營工作回到台灣的楊蔚齡,念念不忘柬埔寨難民的面容,每當休假,她就帶著募集到的物資飛往柬埔寨。

一九九四年四月,開始籌組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希望透過組織性的力量幫助華裔學童、難童和村民。一九九六年七月,知風草協會在台北立案,正式成立。

辭海記載,知風草為多年生雜草,常叢生成大株,高約六十餘公分,花序在微風中時常搖動,因此命名知風。為何以知風草為名?楊蔚齡說,知風草在烈日強風中萎頓,在春風雨露中抽芽,活在落後地區的人們,就好像搖曳在曠野中的知風草,「孩子是天養的」。

長年深入高度落後而且是戰亂地區救助難民,生病、車禍意外對楊蔚齡是家常便飯,有時在小旅館裡剛躺下,就聽到外頭轟隆隆的槍砲聲。

如今,柬埔寨和平了,戰後重建卻極度緩慢,除了首都金邊和有觀光收入的吳哥窟一帶 (暹粒市區),多數地區連條像樣的公路也沒有,但楊蔚齡每年都要花一、兩個月時間,親自訪視受助家庭,並了解分布各地華文學校的需要。直到最近,這項工作才交給其他資深社工負責。

老放不下受助難民的楊蔚齡,少有時間好好休息。一年多前,一度撐不住,全身不明所以地痛,心臟有問題,醫生還告訴她檢查出癌細胞,她終於乖乖休息半年,只是一康復,楊蔚齡又飛到柬埔寨。

從七所華校開始,截至今年二月,已有二十四所華校、一萬四千人次接受知風草學費補助。為了讓助學專案更具成效,知風草補貼教師薪資,讓偏遠貧困地區也能聘請老師維持教學。

除了幫助柬埔寨的華人同胞,楊蔚齡也看到柬國貧民的需要,她創辦流浪兒童之家、鄉村職訓中心、柬文中學,照顧收容的,都是道地的柬埔寨孩子。

隨著服務範圍擴大,如今知風草協會一年經費需求約新台幣一千三百萬元,但募款速度趕不上服務,今年過了一半,募款卻不及目標的二分之一。從十多年前為泰北難民募款到今天,楊蔚齡感慨最深的是,現在台灣捐款人一聽到援助對象不是本地時,總以「台灣還有很多窮人要幫助」婉拒。

台灣這些年處處喊著要國際化,要與國際接軌,真誠的國際援助何嘗不是管道之一?看到知風草之家柬埔寨孩子對從未謀面台灣訪客羞怯而友善的笑容,每一份援助,都是為台灣多交一位朋友!

相關新聞
癌末美女空姐 喜樂助病友
台灣知風草協會 柬國助殘兒
華航班機鬧機事件 班機轉降高雄人機平安
兩岸專案貨運包機  華航晚上首航上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