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放寬戶籍 北京人擔心人口太多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北京三十一日電)明天起,北京市將取消被收養獨生子女不給予北京戶口的限制,並放寬未成年人戶口進京的審批條件。有北京居民擔心戶口政策放寬,北京會被「塞爆」,但是學者認為北京朝現代化發展,人口政策宜疏導不宜強制。

北京「新京報」報導,被收養獨生子女是指被收養人是親生父母的獨生孩子。這項政策調整前,北京戶籍管理一直限制「收養關係」,被收養的外地獨生子女沒有資格在北京落戶。

安徽籍葉姓婦女五年前與一名北京男子結婚,但她與已過世前夫所生的兒子一直留在老家,由外祖父母照顧。聽說兒子可以投靠繼父,取得北京戶籍,葉女士說,這幾天就回老家接孩子,「終於可以讓兒子待在身邊了。五年了,想起兒子就吃不下飯」。

葉姓婦女說,兒子已讀小學二年級,但外祖父母都年過七十,根本沒有精力監督孩子,「看到有的小孩偷東西,想到自己兒子不知怎麼樣,一下子什麼心思都沒了」。

北京角門附近的一名李姓居民年過六旬,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他表示,像他這樣的老北京,絕大多數都很懷念二十多年前的北京城,「人沒這麼多,大夥張口全是地道的京腔,更沒有什麼交通擁堵、水電煤氣資源緊張」。

李姓居民說,自然條件決定北京能容納的人口有限,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外地人進京落戶,「現在外地進京的人已經很多,快『爆炸』了。戶口是最後一道屏障,只能繼續縮緊,不能放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所、美國史研究會副理事長黃柯可認為,對於北京這樣的現代化大都市,戶籍管理政策宜疏導,最忌強制性措施。

他表示,大量流動人口湧入北京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剩餘勞動力增多,農業人口就會湧進城市,國際先進城市都經歷過類似階段。

黃柯可說,流動人口赴京後之所以能生存下來,就是因為社會有一定的需求。如果這個需求不存在了,多數外地人就會流入新的有需求的地區。中國的地區差異導致北京這樣的城市流動人口偏多;地區差異縮小後,流動人口的憂慮也就會消失。

相關新聞
現役史首次 中共28武警軍官同升少將
喬高:中共活摘人體器官 與奧運精神背道而馳
南方航空飛機因擋風玻璃裂紋迫降蘭州
【女壘世錦賽】中國勝朝鮮取3連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