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寶發海上警報響 桑美動向受矚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台灣附近罕見出現三颱,其中輕颱寶發逐步進逼台灣,氣象局昨晚八點半針對東部海域及巴士海峽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氣象局指出,今天受到寶發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北部、東部有短暫雨,中南部則仍是午後有雷陣雨天氣。

桑美轉中颱 恐上演藤原效應

至於寶發是否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指出,今天白天是關鍵期,倘若寶發與桑美產生「藤原效應」,寶發以下墜球方式往下掉,加上寶發昨晚起已有減弱且暴風圈有縮小趨勢,可能不會發布陸上警報;不過,要是藤原效應未出現,寶發往西走逼近台灣,氣象局不排除發布陸上警報。

第八號颱風桑美昨天下午增強為中度颱風,昨晚十一點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方約一千六百公里海面上,寶發則在鵝鑾鼻東北東方約六百一十公里海面上,兩個颱風中心相距約一千公里,桑美移動速度(時速二十八公里 )快過寶發(時速十五公里 ),預計今晚十一點,寶發的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北東方約二百六十公里海面上。至於輕颱瑪莉亞,林秀雯表示,已經朝日本陸地移動,影響台灣機會渺小,也不至於和寶發產生藤原效應。

林秀雯表示,寶發對台灣陸地威脅程度,與桑美動向息息相關,要是今天白天寶發與桑美產生藤原效應,寶發將轉往西南、再轉往南走,直接撲向台灣陸地機會不高,加上寶發所處位置垂直風切強,不排除未來寶發會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不過,即使寶發往南走,威力減弱,未來幾天寶發的外圍環流將為迎風面的東半部帶來明顯降雨,其他地區也會有短暫陣雨,未來幾天天氣不穩定,民眾仍要注意。

另外,中颱桑美威脅也不能忽視,林秀雯表示,桑美現在沿著太平洋高壓南緣移動,昨晚朝著台灣北部海域移動,9日起太平洋高壓將往西延伸,一旦因為高壓的壓制讓桑美路徑稍往南,不排除有機會發布海上警報,民眾仍不可輕忽,要提前做好防颱準備。

氣象局指出,今年的瑪莉亞、桑美、寶發等三個颱風呈現「三颱鼎立」的狀況,過去也曾出現過,一九八五年8月底時,當時的歐黛莎、魯碧、派特等三個颱風,就出現類似今年情況,但是當年三個颱風都未侵台,並未發布警報。

巧! 6年前雙颱效應同名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寶發對於台灣陸地威脅程度,取決於是否與中颱桑美產生「藤原效應」,巧合的是,兩千年時的寶發與桑美,就曾合力演出藤原效應,倘若這次再出現藤原效應,將成為氣象史上「不同年份的相同名稱颱風,同樣出現藤原效應」的首例。

雙颱牽引產生藤原效應

所謂藤原效應(又稱雙颱效應 ),就是當兩個颱風距離接近一千公里左右時產生相互作用,繞著以兩個颱風中心連成的軸線,以反時針方向旋轉,而旋轉中心位置,則以兩個颱風的強度來決定。

一般來說,藤原效應發生時,兩個颱風會產生拉扯或改變方向,通常較小的颱風走得快些,較大的走得慢些,有時可能合而為一。由於該現象係由日本氣象學者藤原櫻平在一九二一年發現,故稱為藤原效應。

藤原效應最近例子,就是兩千年9月的寶發與桑美兩個颱風,當時輕度颱風寶發形成後,原本以偏西北西方向接近日本宮古島,但是與強烈颱風桑美產生藤原效應後,寶發轉向偏南,沿台灣東方海面平行往南移動,最後登陸呂宋島後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此外,一九九一年9月的強颱耐特及強颱密瑞爾,由於兩個颱風強度相當,兩者發生藤原效應後,產生互繞後分離。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說,藤原效應中較弱的颱風並非是被較強的颱風吃掉,而是較弱的颱風因為強風切、水氣不足等原因,逐漸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或低氣壓,這些雲系進而融入較強的颱風環流當中。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