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命教育學會呼籲高中多開生命教育選修課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十六日電)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接受教育部委託,規劃設計高中生命教育類選修課程,將隨著高中新修課程從這個學年開始實施。學會今天表示,教育部要加強推動的品德教育,有了生命教育的深度與廣度,就不會流於形式,而能指引學生真誠活出自己,希望各高中學校能認同並多開課。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九十五年度會員大會上午在台灣大學應用力學館國際會議廳開幕,由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教授孫效智主持。他說,台灣近年的社會亂象、是非不分,與近日的民眾反貪腐集會遊行,都與品德有關,呈現的是社會批判能力強,反省能力卻很差,顯示重振道德價值觀刻不容緩。

孫效智表示,生命教育就是教你在面對時事問題與個人生命難題時,不僅要往外看與批判,更要懂得往內觀照自己內心深處並尋求啟發,才可從他人身上看出智慧與愚昧,尤其要瞭解人生死亡的將至與必至,那麼,名利之爭就是虛中之虛、幻中之幻,如何活出自己、明辨是非、擇善固執,就變得比較重要了。

高中生命教育類選修課程依循生命教育的終極關懷與實踐、倫理思考與選擇、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等三大範疇為原則,並考量選修課的特殊性質與限制後,規劃了八門課程,各兩學分。

學會指出,如果高中只能提供生命教育兩學分課程,建議開設「生命教育概論」,讓學生對於根本的生命課題有所涉獵與探討;若學校認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也克服實施困難,建議以「校定必選」方式,安排學生按部就班同時學習其他七門課程。

七門課程中的「哲學與人生」、「宗教與人生」、「生死關懷」屬人生哲學課程,「道德思考與抉擇」、「性愛與婚姻倫理」、「生命與科技倫理」屬倫理議題的思考與反省訓練課程,可補兩性平等教育的不足,「人格與靈性發展」課程是為引領學生達到身心靈正向發展與知行合一的理想。

孫效智說,生命教育推動只靠課程不夠,還須要師資,因此先委託台大師資培育中心針對高中職教師培育第二專長,第一批已培育出七十三名師資,他們都以書面心得資料參與今天的成果發表會,第二批生命教育師資則於這學期起委由輔仁大學培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