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七十多年的傳奇人生 張超英新書見證台灣歷史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六日電)很少人有像張超英一般的傳奇人生;出生於富豪之家,到香港、上海、日本唸書,並經過日治、蔣家統治、台美斷交、台灣民主化過程,張超英將人生經歷口述推出新書「宮前町九十番地」,希望讓後代子孫了解他曾做過什麼事,也希望提醒台灣人民,不要談統獨,要建立台灣的民主制度。

「宮前町九十番地」這個名稱其實是張超英老家舊址,也就是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台灣水泥公司的對面,佔地一千多坪。

張超英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這個地址在台灣近代史上有特殊意義,日據時代,張超英的父親以象徵性的一圓日幣,將這塊地租給中華民國駐台領事館,張超英的父親當時想:「能讓自家屋頂上飄著中華民國國旗」,不亦樂乎。

由張超英口述,陳柔縉執筆的「宮前町九十番地」,書中收錄了六十六則故事,每則故事都不禁令人驚奇,包括張超英在日本讀大學時,意外和當時尚未嫁入宮中,現在的日本明仁皇后美智子共舞;在台美斷交的前夕,張超英突然接到CBS當家主播華特克朗凱的電話,說「something is cooking」,幾年後,錢復說:「那通電話不知道幫助多大」,因為在台美斷交前夕,那七、八個小時非常寶貴,提供了緩衝期,可以準備很多事。

書中也提到兩度駐日的張超英安排當時新聞局長宋楚瑜在高爾夫球場「巧遇」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他並找來日本主流名筆「綁架」前總統李登輝三天,訪問出版「台灣的主張」;另外,張超英也突破封鎖與日本主流大報建立關係,讀賣新聞資深記者戶張東夫說,日後他若要寫台日關係發展史,一定要專門一章寫「張超英時代」。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張超英,成長過程見證台灣重大轉變的各個階段,而他自己也是在那時代中,為在幕後推動台灣國際關係的重要力量;張超英強調,國際間的友誼不能太短視,要長期的耕耘,比如在台日外交上,不只要維持和日本現任官員的友誼,未來有希望接班的人都應聯絡結交,一旦掌權,才可能在重要關頭仍幫助台灣。

儘管國際環境現實,張超英相信,和國外朋友建立友誼才是讓關係持久,永不變質的方式;如今他仍有許多日本、美國友人,大家把酒聊天、不談政治,也很愜意。

張超英另有一項專長,就是拍紀錄片,他早於一九六三年拍攝的「寶島三日」紀錄片,就獲得國際馬賽觀光紀錄片銀座獎,這是台灣首部紀錄片在國際得獎;之後他並曾拍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剛出獄到紐約參加台灣同鄉會的紀錄片及蔡同榮「民主長跑」紐約部份的紀錄片,見證台灣民主過程。

對於施明德的印象,張超英說,他是革命家,但非政治家,政治家做事應有步驟、更詳細規劃,才能成功。

因此對這次「倒扁靜坐」,張超英認為,「選票」是很大的力量,投票權是很偉大的,陳總統如果做不好就用選票決定去留,大家要珍惜台灣好的地方。

曾到過世界各地,張超英認為,台灣環境是最好的環境,而且台灣有很多外來文化,有日本傳統、美國的影響、歐洲文化傳入等,形成獨特的海洋文化,這是屬於台灣文化的特色。

張超英希望,大家不要再談統獨,最重要是把台灣民主制度建立好;雖然目前台灣政局混亂,但他很樂觀,認為可以在混亂中建立經驗,發展台灣民主,未來台灣民主制度可以成為大陸的「燈塔」,成為中國大陸發展民主的典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