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感動岡山李家歡喜入厝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福男/高縣報導〕高雄縣政府社會局環境脫貧計畫首例個案岡山李家,昨天歡喜「入厝」,縣長楊秋興特地趕往貼門聯祝福,李家人熱淚盈眶,感謝社會各界溫情相助。

岡山鎮石潭里李姓人家一家8口,20幾年來窩居在12坪大、屋齡已超過40年的老舊磚瓦平房,高縣脫貧計畫首創「築夢計畫-環境改造照亮你家」專案,結合樹德科技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師生,將李家12坪的老舊房子,以10萬元預算,改造成具30坪實用價值的優質空間。

昨天環境改造工程竣工,李家歡喜「入厝」,楊秋興和參與此次專案的樹德科大師生、空間藝術學會、高縣彌陀慈善會等人員,一同為李家貼上門聯祝賀,並請來梓官基督長老教會高家新牧師禱告祈福。

49歲的李先生哽咽地說,當初同意接受改造計畫,根本沒想到環境會變成如此雅致,6個女兒總算能安下心來學習、讀書。

女主人李陳玉燕說,改造前的12坪大空間要擠8個人,就像塞沙丁魚,房間裡頭不但擺滿置物架,還要硬塞下3張床,棉被、衣服和雜物只能隨處亂丟,連轉身都有困難,客廳電視櫃衣服、雜物更塞到爆,孩子僅能利用鄰近教會場所讀書。

改造後,女兒們擁有獨立的讀書和收納空間,並多了凝聚家庭情感的客廳,親子間互動更親密,她萬分感謝多年來所有相助的人,因為有大家的愛,他們會更堅強。

雙胞胎姊妹花 受助也助人

雙胞胎姊妹吳貝昱、吳貝亭不因出身低自卑, 反而懂得當義工回報社會。( 記者蘇福男攝 )

〔記者蘇福男/高縣報導〕高雄縣岡山鎮一對雙胞胎姊妹花,雖然是岡山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脫貧個案之一,但姊妹倆不因出身貧困而自卑,反而經常到社福中心當義工,小小年紀就懂得回報,社工阿姨誇獎不已。

這對長相甜美的雙胞胎姊妹花,在社福中心做事認真、負責,經常獨當一面,讓人誤以為是中心的社工員,經打探才知道原來是該中心受扶助的脫貧個案。 姊妹出生僅差一分多鐘,從小兩人讀同一所學校,現在就讀中華藝校,原本妹妹吳貝亭念舞蹈科,結果練舞時不慎受傷,兩姊妹現在又是影劇科的同班同學。姊姊吳貝昱說,父親6年前因一次意外摔傷造成右側癱瘓,雖然經過多年復健已可自行走路,但長期失業在家,一家經濟重擔全落在母親身上,每個月1萬多元微薄收入要養活一家5口,所幸有熱心阿姨代付房租,全家人才不至流離失所。

儘管家境貧困,但兩姊妹從不怨天尤人,也不向環境低頭,除了靠自己能力工讀,也經常到岡山區社福中心當義工。

鋼鐵業 脫貧金主

〔記者蘇福男/高縣報導〕高雄縣政府脫貧計畫每學期助學、註冊費用高達130萬元,經費均由縣長楊秋興親自出馬募款,縣長夫人林淑芬則配合招募脫貧計畫委員,國內知名鋼鐵公司慷慨贊助一起做善事。

貧困農家子弟楊秋興深感教育是脫離貧困的最佳途徑,上任以來即積極推動脫貧計畫,由於私立高中職、大學的註冊費逐年調漲,每到學校開學,低收入戶人家總是一籌莫展,助學、註冊費因此成為脫貧計畫近來的主要目標。

縣社會局社會救助課長田禮芳表示,目前受助的近百名學子,每學期的註冊費達130萬元,一年就要260萬元經費,公部門實在無力負擔,但楊縣長總是告訴社會局人員盡力做,錢的問題就由他來發落。

除了縣府部分一級主管每年樂捐1萬2000元供作基金行善,楊秋興一有機會就向企業界募款,獲得不少企業界共襄盛舉,例如中鴻鋼鐵已連續3年每年捐助100萬元,裕鐵鋼鐵今年也捐贈50萬元加入行善行列,中鋼目前也在洽談中。

高縣脫貧計畫介紹

高雄縣政府於民國91年以公部門角色,結合縣內各慈善團體,首創「高雄縣低收入戶新生代希望工程-脫貧計畫」,以提供獎學金、認養生活關懷等措施,幫助貧困、單親、隔代教養及環境不利的孩子脫離「貧窮循環」,目前受助戶約百戶、228名學生,每年約投入300餘萬元各界善款。

因成效良好,縣府與慈善協會最近再成立「脫貧計畫委員會」,共有120多名善心人士和30個慈善團體共襄盛舉,95年度起更跳脫以往提供就學相關設備服務的框架,首創「築夢計畫-環境改造照亮你家」專案,未來計畫擴大善款用途,包括教育、就業、環境、理財及夢想等5大目標,協助低收入戶第二代青少年築夢、圓夢。(記者蘇福男 )

我要脫貧!申請申請單位一覽表

高雄縣政府社會局救助課 07-7100057、7431831

鳳山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 07-7427247、7419713

岡山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 07-6220733、6228580

旗山區社會福利館 07-6617464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