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4歲正牌船長 梓官最幼齒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榮祥/高縣報導〕凌晨三點很多人仍在熟睡,廿四歲的李仁佑必須起床梳洗,跟在父親身邊出海捕魚;他是高雄縣梓官鄉最幼齒的漁民,也是最被看好的新秀,漁友們說:「他們家兩個船長,老爸是老船長,但兒子才是真正有牌的船長。」

家中獨子 18歲下海

李仁佑是獨子,有三個姊姊,十八歲從高苑工商電子科畢業後就跟著父親出海,中間兩年當兵去,退伍後再回到海上,捕魚資歷四年多。

他說,小時偶爾會出海玩玩,加上常聽父母談論海上情況,對捕魚不算陌生,實際接觸後,剛開始還是覺得很累,包括居家生活作息,以及常要頂著大太陽工作等,都要花時間來適應,現在他已經習慣了。

兒子有牌 父高興

今年初李家漁船在台南外海作業時,意外遭韓國籍貨輪擦撞,船身嚴重受損,被迫返港修復,近一個多月無法出海,李仁佑利用這個空檔參加漁業署訓練課程,接著於6月間順利通過測試,取得三等船長執照,可以駕駛兩百噸以下漁船。

小的還是聽老的

父親李文賢說,早期多半是船東兼任或資深漁民受聘擔任船長,現在時代不同了,漁業署為推動專業化與保障漁民權益,不斷鼓勵年輕漁民與老船長考取證照,兒子一舉過關,他也很高興。

李家的船取名慶億魚,船長仍由沒有船長執照的爸爸以船東身分兼任,兒子取得船長執照後,船上變成有兩名船長。李仁佑笑著說:「雖然我才有牌,但小的還是要聽老的。」

漁界多老將 難覓新兵

國內少見梓官區漁會表示,隨著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已經少有年輕人願意投身辛苦且收入不穩的漁界,漁會會員多在五十歲上下,也有七十歲老船長仍在海上奮鬥,像李仁佑這樣的生力軍、還是有牌的船長,簡直是鳳毛麟角。

李仁佑並不覺得當漁民太辛苦或吃虧,也不會因為少了許多年輕人的休閒娛樂而感覺可惜,笑稱當漁民工作時間很自由,想休息就休息,且收入不見得比其他工作少,只要願意做,多半都有回收。

籲落實三海里禁令

儘管如此,這位年輕船長仍然擔憂漁業的前景;他說,四年前捕魚每天營收以萬元計,四年後常常只有數千元,有時還不夠貼補油錢,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的枯竭,關鍵在於三海里的禁魚措施未落實,政府應該重視。

7年級專業漁民 媽媽心疼又驕傲

記者王榮祥/專訪側寫

先生、獨子每天在海上奮鬥,李仁佑的母親黃秀女說,不擔心是騙人的,但也已經習慣了。

李仁佑是家中獨子、也是排行最小的孩子,從小深受父母與姊姊們疼愛,長大後卻選擇跟隨父親出海吃苦打拚,讓母親黃秀女既心疼又驕傲。

黃秀女說,兒子出海捕魚完全是他自己決定,事先並未與父母商量,身為漁民眷屬,她很明白出海捕魚的辛苦,也會盼望兒子能有繼續升學的機會或其他出路,只是兒子已經大了,他的決定,做父母的應該要尊重。

她說,先生李文賢捕魚多年,經驗豐富,除了今年初遭貨輪擦撞,先前從未發生任何情況,有先生帶著兒子,也是她放心兒子出海的原因,先生與獨子天天出海,說完全不擔心是騙人的,但久了也就習慣了。

李仁佑的阿姨黃秀金則透露,今年初姊夫的船在海上遭貨輪擦撞,船艙嚴重進水,姊夫立刻打電話回家報平安,儘管已經說了人都平安,姊姊卻仍被嚇傻了,憂慮的心情全寫在臉上,二話不說直奔漁港等著先生和兒子,直到看見漁船進港、人都上岸才放心。

黃秀金形容李仁佑真的很成熟、懂事,她常告訴姊姊與姊夫,現在7年級生像李仁佑這樣的並不多見,且當專業漁民也是正當職業,年輕人就是該吃點苦頭、歷練一下。

李仁佑的父親李文賢則說,孩子除了收網技術還要熟悉,其他捕魚技巧與觀念都已能獨當一面,有時他乾脆休息,讓孩子和外勞自行出海;李文賢淡然的說,不會強迫孩子接手漁船,只希望他能獨立自主、充實人生。

證照小辭典

政府民國90年起推動漁業證照制度,漁船幹部包括船長、輪機長、話務員等,都要先經過漁政單位訓練並通過測試。

船長執照部分,依操作船隻長度區分為三等、二等、一等。

●三等船長可操作長度12至24公尺內漁船(約為 沿海作業漁船 )。

●二等船長可操作24至60公尺船隻(近海作業漁船 )。

●一等船長可操作45公尺以上船隻(貨輪或遠洋漁船 )。

欲取得船長執照者,須先報名漁業署專業訓練課程,期滿再接受學科、術科測試,並須通過審核,學科方面以海上常識為主,術科重點在漁具操作技術。

(整理;記者王榮祥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