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宇下台引發中國各界強烈反應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江河2006年9月27日華盛頓報導)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免職的消息公佈以來,在內地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多數市民都認為,此舉顯示胡錦濤和溫家寶強硬整肅貪污腐敗官員的決心。不過,上海、深圳和香港的股市受到明顯的壓力,其中以房地產類的股票跌幅最大。

*多數民眾認為深得民心*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中共中央決定對陳良宇嚴重違紀問題立案檢查的消息公佈之後,新華網在3個小時之後就有20萬頁跟貼,6萬多人參與。進入中國內地的知名門戶網站,對有關陳良宇被免職的新聞進行評論的貼子已經貼到爆滿的程度。大多數人都認為,處理陳良宇的決定深得民心。

中通社的報導說,上海市民對陳良宇下台滿心喜悅,甚至還有人放鞭炮慶賀。由於陳良宇為人高傲,上海市民大多對他沒有好感,再加上陳良宇沒有顯赫的政績,因此他在上海評價不佳。上海政界對陳良宇的被免職大多感到大快人心。而韓正代理上海市委書記則獲得很多支持,曾由韓正任區長的上海盧灣區官員甚至激動地擁抱,表示慶祝。

*普遍存在大快人心情緒*

前中共陝西省委高級幹部林牧曾是胡耀邦的理論助手,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他接觸到的人,不管是老幹部還是老百姓或知識份子,大家都感到大快人心。而且這種情緒在全中國普遍存在。他說,陳良宇的被免職的重要意義還在於這可能是上海問題的蓋子被揭開。

他說:“恐怕不僅是上海,全國都會擁護的,因為大概全國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上海問題很大,而且都知道上海問題很難解決。好像是朱鎔基時代解決不了的。現在能有這麼一個好的起點大家都歡迎。大家一邊歡迎,一邊等著看。看下一步怎麼辦,看你能不能深入下去,看你能不能把那些更大的貪污、腐敗分子揪出來。”

*官方努力掌控網上討論*

不過,新加坡的聯合早報說,從星期二中國網絡上有關陳良宇案件討論的內容上看,官方顯然在努力掌控反腐敗議題的話語權。官方網站和商業網站發表的評論大多來自新華網、人民網以及上海官方的解放日報,而一些以評論見長的報刊如新京報、北京青年報、南方都市報卻沒有就陳良宇這一熱點話題發表評論。

*海外媒體競相報導*

另一方面,紐約時報的報導說,陳良宇被拉下馬,相當於遭到整肅,此種行動在毛澤東時代是家常便飯,但在強調“政治安定高於一切”的今日中國,則屬非常少見。紐約時報指出,陳良宇是1995年以來,第一位丟官的中共政治局委員。

華盛頓郵報則引用熟悉亞洲事務的西方外交官的話說,此事是胡錦濤、江澤民兩位領導人親信之間的鬥爭,與意識形態的分歧無關。該報還引用中國知名異議作家劉曉波的話說,“反貪腐是高級領導人鬥爭的非常有用的工具”。

路透社則在專文中分析陳良宇失勢對上海經濟的影響。文章說,上海本來正在向北京當局進行遊說,希望提供更多資源,放寬管制,協助其推動經濟。陳良宇被免職勢必使遊說行動受到不利影響。

*滬深港股市房地產股下跌*

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上海A股指數連續第3天下跌。上海房地產指數下跌2.3%至1647.26點,是上海股市指數中跌幅最大的。而上海B股指數,星期二下跌了2.28%。深圳A股指數星期二下跌0.63%,收市報443.62點。深圳B股指數收市報309.51點,下跌2.57%。

在香港方面,內地房地產股票星期二繼續成為跌市的重災區,跌幅擴大,其中以上海為基地的房地產股票更是普遍下跌。

據分析,房地產股普遍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消息說北京擬將各地社保基金管理權收回中央。市場擔心,假如各地社保基金管理權明年上歸中央,並且改由專業管理公司負責管理的話,將對房地產造成打擊,因為各地政府一直將大量社保基金投資房地產,成為經濟過熱的一個主要因素。

相關新聞
胡錦濤出手整肅陳良宇 上海幫岌岌可危
社保基金數十億遭挪用  陳良宇下台導火線
陳良宇下台 滬業界預期房地產調控延後
《香港焦點》凌鋒:陳良宇下台與香港大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