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溫承認機構人事改革失敗

省部級高官超編近五成

標籤:

【大紀元9月29日訊】(動向月刊記者羅冰報導)目前,中共官場官多為患,省部級高官已超萬人,超編48%,地廳(局)級也近萬人,超編75%,自八十年代初以來,精簡機構、人事制度改革,已公開進行六次,但都以中途夭折、回潮而失敗告終。

高官超編數字

八月底,中央書記處在一份文件中公佈:至二00六年六月底,在職省部一級幹部七五三七名,其中正省部一級四二八名;離退休省部一級幹部四六七0名,其中正省部一級七五五名。

現職省部一級幹部的人事編制,已超編48%,目前報送中央審批的省部一級幹部一一二0名,正省部一級幹部二0六名。

在職地廳(局)一級幹部八七七二五名,其中正地廳級(局)一級二一三一0名,超編75%,目前報送中央有關部委審核的地廳(局)一級幹部四七四0名,其中正地廳(局)級七一四名。

離退休高官財政開支年達三百多億元

目前,享受副總理一級退休幹部二四七名,每名配備工作人員四至五人(包括秘書、警衛、司機、保健醫生);省部一級退休幹部,每名配備工作人員二至三人(包括秘書、警衛兼司機、護士)。僅離退休副總理一級幹部、離退休省部一級幹部五千餘名,年財政開支高達二八0億至三五0億元。

六次精簡機構、人事改革的失敗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二00六年,精簡機構、人事改革,已公開進行了六次,但都以中途夭折、回潮而告終。

八十年代精簡機構、人事改革,採用「顧問」制過渡。指其有歷史原因,凡離休後享有晉升半級至一級的政治、經濟待遇;到江澤民時代,凡退離休幹部晉升一級作獎勵性質;到了江後階段,退離休幹部晉升一級,年齡臨近退離休階段的晉升半級至一級,已形成明文規定。

官多為患積重難返

曾慶紅在中央組織、人事工作會議上說:地方和部委在換屆前夕,向中央提交一批一批晉升、調整幹部級別的報告,標準是什麼?使中央處於被動局面。機構不是精簡而是擴展,人事編制不是精簡而是擴大。官多為患是組織、人事建設上積重難返的問題。

溫家寶最近在國務會議上說:機構、人事編制臃腫,各級黨政幹部泛濫成災,是政治改革、組織建設上一艱巨的工作,不解決好,政治上很被動,經濟財政上被壓垮。溫指:以法整治、執行是正道。

胡錦濤:執政黨崩潰的先兆

中組部在傳達胡錦濤近期就機構精簡、人事制度改革作了以下講話(摘要):精簡機構、人事制度改革幾經波折、反復,應該接受事實是重大挫折,是改革、發展中一個失敗。精簡機構、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心,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成敗的一個標誌,是共產黨在新時期的建設成敗的一個考核。黨政、國家行政機構精簡、人事制度改革能不能順利進行,及在改革中形成制度化,是黨和國務院一項議事日程上的工作。再等待挫折,就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失敗。

胡指:機構、人事制度改革的挫敗,是反映出政治、組織架構上的腐敗,是執政黨危機、崩潰的先兆。

形成官多為患的原因

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賀國強在中組部一次會議上說:機構精簡、人事制度改革一波三折,二十五年的沉重反思,就是缺乏監管、制約的機制,有了行政命令和決議,也被官僚階層踐踏、破壞而逍遙法外。

賀國強披露:每年上報正地廳(局)級幹部,比編制規定超出八倍多,上報副省部級幹部比編制規定超出六倍。賀列舉形成官多為患的原因如下:(一)上級部門不能按規定把好關,搞組織上的折衷主義;(二)借換屆或調離,搞晉升官員作人情,搞拉幫營私活動;(三)在內部各自拉山頭、扶植親信,謀取更多利益;(四)政治上、組織上買官賣官,搞地方主義;(五)借離開官場前,從政治上、經濟利益上再撈到利益上的保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群眾抗爭不斷 公安腐敗 周永康請辭
去年大陸警民暴力衝突逾三千起
專訪高大維:中共最相信退黨真實性
胡錦濤推進的改革要以自由民主為代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