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需求不振 汽車零組件廠上半年獲利多衰退

台灣產業半年報體檢專題之十五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3日報導】–台灣產業半年報體檢專題之十五(中央社記者盧宏奇台北三日電)受國內外汽車市場需求不振、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影響,汽車零組件廠除堤維西、江申、皇田外,上半年獲利均衰退。帝寶以每股稅後盈餘4.48元蟬連獲利冠軍寶座。由於景氣未見起色,多數廠商預期第3季營運將持續「度小月」。 

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加上雙卡效應衝擊,導致國內外汽車市場買氣趨緩,以原廠委託代工(OEM)或售後維修(AM)為主的汽車零組件廠,上半年營運都明顯受到影響。塑膠、鋼鐵等原料價格高漲,也增添廠商成本壓力,獲利遭到侵蝕。

以汽車零組件族群股王帝寶工業來看,由於以歐洲AM車燈市場為主,業績表現平穩,第2季毛利率較第1季略增至34.50%,但單季稅前盈餘新台幣4.20億元,較第1季下滑11.56%。

帝寶上半年平均毛利率34.38%,較去年同期下滑超過4個百分點,主要受到原料價格上漲、現有產能不足影響;稅前盈餘8.9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50%;稅後盈餘6.6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4.48元。

由於新營廠新增產能明年才會開始投產,帝寶今年營收獲利成長空間有限,預期明年新營廠完工投產後,營運才會明顯成長,帝寶未來將持續擴建廠房、布局中國大陸及全球市場。 

另一家AM車燈廠堤維西因提列大陸常州廠及泰國廠虧損,第2季稅前虧損419萬元,累計上半年稅前盈餘4007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86億元好轉;稅後盈餘2654元;每股稅後盈餘0.11元。 

堤維西表示,北美AM市場自第3季起逐漸進入旺季,再加上CAPA認證件數上升,以及歐洲訂單陸續回籠,預期本業獲利可望攀升,但處於調整階段的常州廠,仍是影響下半年獲利的主要不確定因素。

在汽車鈑金件廠部份,美國產險公司State Farm訴訟正式終結後,由於油價高漲、民間消費力道趨緩,北美通路商下單情形未如預期,台灣開億、耿鼎、瑞利上半年獲利均較去年同期明顯衰退。

其中,身為國內最大OEM鈑金件廠的瑞利,更連續2季出現虧損窘境。

汽車鈑金件廠上半年雖然達成同業合模協議,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價格競爭,但廠商評估以開發模具,到正式量產約需10個月時間來看,明年起效益才會明顯發酵。 

台灣汽機車精密沖壓零件製造最大廠至興精機,受淡季效應、出貨比重調整影響,第2季稅前盈餘6754萬元,較第1季下滑6.19%,累計上半年稅前盈餘1.4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40%;稅後盈餘1.0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17元,獲利表現僅次於帝寶。 

至興主要產品包括精密沖件、剎車盤、汽車座椅後傾器及齒輪,受惠於國外汽機車零件廠商持續釋出代工訂單,下半年開始進入出貨旺季,營運可望逐漸增溫,法人預估全年每股稅後盈餘在4元以上。 

上半年每股稅後後盈餘在1.5元以上的尚有江申、皇田及永彰,其中,在中國大陸福州、廣州、北京及廈門設有工廠的江申,受惠於轉投資效益顯現,上半年稅前盈餘9475萬元,年增率27.7%;稅後盈餘9697萬元;每股稅後盈餘1.63元。 

皇田也是少數上半年獲利能夠逆勢成長的汽車零組件廠,主要因毛利率較高的新訂單開始出貨,以及去年同期比較基期較低,上半年稅前盈餘9869萬元,年增率1.23倍;稅後盈餘8406萬元;每股稅後盈餘1.82元。   展望第3季營運,汽車零組件廠商大多認為旺季效應不甚明顯,仍處於「度小月」階段,只有和大受惠先 前遞延的美國一線汽車零組件廠代工訂單開始出貨,繼7月營收以1.91億元改寫單月歷史新高紀錄後,8至10月單月營收均可維持1.9億至2億元高檔水準,表現最為突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