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市售包裝水水源抽驗 兩處錳過量影響口感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六日電)市售包裝水水質安不安全,一直是消費者關切焦點,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公布最新包裝及盛裝飲用水水源水質抽驗結果,在全台二十四處水源中,檢出兩處錳含量不符標準,雖僅影響飲用口感,環保署仍對業者各開出新台幣六萬元罰單。

環保署今年四至六月,在全台列管、取用地面水或地下水作為水源的七十三家業者中,篩選出二十四處抽驗,抽驗範圍包括台北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高雄縣、屏東縣、宜蘭縣、台東縣及金門縣等九縣市。

兩處不合格的水源,分別位於南投縣及屏東縣,都是錳過量,它們的測值為每公升零點五三四及零點一四毫克,超過水源水質標準的零點零五毫克。

環保署表示,錳是低毒、無毒的物質,與鐵相同,都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水中若含量過高,並不致影響人體健康,但會影響飲用口感,不過,在製成包裝水的過程中,業者都會以逆滲透處理,過濾掉過多的成分,但作為包裝水的水源仍不可以檢出過量。

針對不合格業者,都由地方政府依飲用水管理條例規定,罰款六萬元,並禁止作為飲用水水源;環保署指出,經過當地環保局追蹤,目前業者都已改善,並經複檢合格後恢復作為水源。

環保署強調,民眾在購買包裝或盛裝飲用水時,需特別留意水源出處、成品是否符合相關水質和食品衛生標準,千萬不要購買水源不明、水源水質及成品水質不合格的盛裝飲用水,而若非必要,也應儘量多使用品質佳且便宜的自來水。

民眾如需了解飲用水相關資訊,也可上環保署網站(http://www.epa.gov.tw),或飲用水全球資訊網(http://ivy2.epa.gov.tw/out_web/j/drinkwater/i.html)查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