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引進吸納超越 兩岸農業交流 資金技術市場全流失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加/臺北報導﹞今年4月的國共經貿論壇所提出的對台灣多項農產品免關稅的「利多」,台灣農民到底有沒有實質受惠?立委吳明敏7日指出,兩岸農業交流正面臨著農業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外流;低價品傾銷回台灣、日本等國際市場被搶攻。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更批評,中國對台灣農產品全面的仿冒,國際社會搞不清楚那些是真的台灣生產。

農業經濟學系出身的立法委員吳明敏7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兩岸農業交流誰受害?誰受益」公聽會,邀請陸委會、農委會、法律與農經系的學者等,就中共對台灣農業的策略與做法,提出數據與實例上分析,提醒各界正視台灣農民真正的權益。

吳明敏表示,在中國大陸,台灣水果的成本要高出中國同類水果3到5成(包括運輸、保鮮、呆帳、損耗、增值稅以及通關找門路等成本),加上大陸市場上逾90%以台灣為名的農產品皆是仿冒,因此,台灣水果想要在中國佔有一席地位可謂難上加難。而更甚的是,目前透過小三通、或採用第三地產地證明、走私等,已有大量黑心貨流入台灣,致使本地市場更是受到嚴重波及。

惠而不實的「零關稅」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秘書長趙永全分析,去年中共給的免關稅是18項,台灣前年對大陸出口水果是34萬美金(佔出口總值13,382萬美元的1%左右),去年是164萬美金,看似增加130萬美金,但是實際上臺灣對香港出口減少了292萬美金,所以大陸加香港的出口金額,零關稅反而讓台灣反少了160萬美金。

趙永全接著以蔬菜和冷凍魚分析,蔬菜類今年開放11項免關稅,實際上去年我們對大陸出口的蔬菜只有4萬7千美金,只佔了台灣出口總值1523萬美金的0.28%。至於冷凍魚,它開放的是鯧魚、鯖魚、帶魚、比目魚、鯡魚、鱸魚、蝦和魚貝等8種,「這都不是我們主要銷往中國的,而且沒有競爭性」。

「真正銷往中國的冷凍鮪魚、鯊魚、秋刀魚、石斑魚沒有零關稅。」趙永全說,所以對我們幫助不大。

趙永全透露,中共還搶奪台灣國外的其他市場,原來銷往美國的蝴蝶蘭,現在被雲南的蝴蝶蘭取代,銷路少了六成;還有柑桔類銷往東南亞的100萬箱,現在只剩下10萬箱。

「引進 吸納 超越」對台農業3步驟

劉德勳表示,中國與台灣都是在WTO 的架構下,但是中共卻不願與台灣政府對談。
對台灣的農業就是3個步驟「引進 吸納 超越」,現在已經幾乎快要完成了。

他回憶說,1994年與(前立委)蔡友土到中國,中共農業部主任秘書出來接待,蔡詢問需要哪些協助,對方直接就說「我要你們的種子」。蔡很生氣,說「那是我們農民的心血,永續的根本」。

劉德勳認為,中共對台灣一貫的立場不僅沒有改變,還擠壓我們的國際市場,比政治更令人擔心,中國全面仿冒台灣產品也讓國際社會搞不清楚哪個是真的。

他用6個字形容中共對台農業的操作「短不多 長更空」,短期利潤不會多,長期卻會掏空台灣農業的資源。

枋寮農會總幹事鄭清水以親身經歷表示,中共為了想讓台灣農民去投資,國台辦屢邀台灣農會的總幹事去參觀考察,他本人就去了3次,有次在廣州是最大的江南批發市場發現,有仿冒台灣的愛文芒果、黑珍珠蓮霧、火龍果等都是海南島出產的,看了很心痛。

台大農經系教授吳榮傑強調,現在台灣能夠贏中國的就是一些生產管理與技術的領先,如果少數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把這些技術帶到中國去,對留在國內的大多數農民這個是傷害最大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