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近10年 公立大學學費漲幅 物價的6倍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大學團體以物價漲幅等理由要求調漲學雜費,但統計顯示,近十年公立大學平均學雜費漲幅達四十二點七三%,逼近物價漲幅的六倍。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民國八十六年至九十五年十年間,消費者物價總指數漲幅是七點三四%,八十六至九十四年受薪階級薪資漲幅為十三點二%,在教育政策有意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情況下,公立大學學雜費近十年漲幅已高達四十二點七三%,私立大學學雜費漲幅十四點三%。

立委將提案續凍卓越預算

立委林淑芬就呼籲教育部一定要嚴加把關,今年不得再讓大學調漲學雜費,否則將在本會期及下個會期,發動「續凍九五學年教學卓越計畫二十億元的預算」提案抵制。

她說,包括卓越計畫、五年五百億經費,政府近年已擴編六百六十多億元預算給高教,「那有一手拿錢,一手漲學費的道理?」

她並指出,本會期審理中的私校法修正案中,私校聯盟要求開放將私校盈餘轉投資,顯見私校根本就有很多盈餘。

林淑芬辦公室另統計,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在九十一、九十二學年,各漲了九點多%,總漲幅逼近兩成居冠。陽明、中興、成大、高雄大學近五年都各調漲了三次,總漲幅超過十一%,每一次調漲三至七%的幅度,均高於當年度物價漲幅。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受訪時則說明,該校每年必須添購大量運動器材培訓國際級選手,不得不調漲學雜費,而且即使漲了兩成,如今每學期學雜費僅兩萬兩千元,仍是全國最低。

焦點透視:分擔辦學成本 壓垮學子

記者黃以敬/特稿

大學學雜費調漲爭議將再度掀起,三大大學團體提案爭取學雜費自主的心理可以預期,希望彌平物價上漲辦學成本的心情也能理解,但事實上,大學學雜費過去十年漲幅,早已超過物價及國人薪資漲幅,大學到底有沒有真正認知百萬學子及家庭的就學壓力,恐怕才是必須檢驗的重點。

自八十八年學雜費彈性化政策實施,大學學雜費漲幅早已遠遠超過物價及薪資漲幅,其間更有三年物價下降,卻不見任何大學調降學雜費,相對地,只見到就學貸款人數急遽倍增、一年已逾七十萬人次。

事實上,大學也以「使用者付費」為由,近年不斷增加代收代辦費用,許多辦學費用,都是由學生自行支付;教育部資料就顯示,許多大學其實每年都有二至三成經費結餘,問題不是沒錢,而是不知道如何好好用錢。加上政府陸續提出一百多億卓越計畫、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六十億教學卓越等各種經費,細究大學用途,其實也多用在基礎設備環境建設及人事經費,與學雜費用途根本重複,漲學費是剝納稅家長兩層 皮。

面對少子化壓力,大學有必要調整體質面對招生挑戰,但並不代表學生有義務要為大學分擔更多成本,而是應該享有更精緻化的優質高教,劣質而無法獲得認同的大學,就應關校退場,或是整併入優質大學,這才是把高教危機化為最有利學生的轉機。

這次大學校長會議上百位大學校長齊聚,將如何再度爭取社會認同與信任,百萬學子及家長都在看。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