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對諜 管窺澳洲情報機關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綜合編譯報導)近日,澳洲媒體諸如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與FairFax Digital 網站均報導澳洲情報機關招募人才、擴充組織的消息,專家學者,甚至政府官員也披露一些澳洲政府與各國之間錯綜複雜、勾心鬥角的情報關係,頗值得提供讀者參考。

從前,社會上總是會流傳一些間諜對間諜的神秘故事。故事大致是這樣的:有個外交官從殘忍的共產鐵幕中叛逃出來,跑到澳洲聯邦政府的大門,要求政治庇護,並且表示願意將他在澳洲的所有間諜網名單傾囊交出。

這個叛逃者一定會得到庇護,而且他的曝光以及接下來一連串的外交干預,則會被澳洲官方傳頌為反間碟之戰大有收穫。此其時也,這個叛逃者先前的同僚一定會因間諜身份被驅逐出境,而政府的部會首長必然正經八百、莊嚴肅穆的手持蓋有「最高機密」印記的文件,宣稱這是國家安全大事,是外國勢力企圖顛覆民主自由的大 事。

不過,這些都是從前的故事了,現在的間諜故事可是更加複雜多變。

澳洲情報機關招兵買馬 擴充組織

長久以來,澳洲政府一直忽視包括中共在内的外國諜報問題,情況混亂無序。2001年的911 事件之後,又因集中精力於反恐而模糊了焦點。後來政府體察到,雖然恐怖主義份子的威脅無止盡,但外國間諜刺探機密的情況正方興未艾,甚至越來越詭詐 ,而解決之道則在加強情報組織。

911 事件之後,澳洲政府增加了 20 多億美元的情蒐經費,其情報組織前所未有的增加了新的職權、裝備與辦公室,並招募了優秀的人才, 人力增加了一倍。其中 澳洲安全情報局(ASIO)是澳洲最主要的情報機關。根據 ASIO 每年九月份向國會提出的報告,ASIO自去年七月,已從五個部門擴充為九個部門,各由一位首席助理局長領導。 1992年時,它有 520個職員,現在則超過 1100人,預計至2011 年將增至1860 人,而其經費也將由2001 年的6千 9百萬美元,增加至 2006-2007年的3 億4千 1百萬美元,不過這項經費也涵蓋與國家評估室( Office of National Assessments) 一起使用。

依外交與情報的機密性慣例,沒有一個政府會透露威脅的細節。安全情報局局長拒絕接受採訪,但專家認為他們主要的威脅來自中共。因此,去年 ASIO增加的 88 名外語人員中,有許多是通曉中文的人員,他們被分派至新成立的反間諜單位,用以對付日增的中共間諜。其中原中國外交官、駐雪梨總領事館一等秘書陳用林揭發中共政府在澳諜報情況的案子, 顯示澳洲有許多重要的工作要做。

澳洲與北京的錯綜關係

去年 5月16日 ,陳用林因向雪梨移民局尋求庇護,引起澳洲政府一陣騷動。澳洲政府致電中共領事館查明陳用林身份,外交部長唐納 (Alexander Downer) 先是排除陳用林庇護之請,甚至與北京駐澳大使討論本案。結果陳用林得到的是保護簽證,而不是應得的外交庇護。

其後幾週,雖然為時已晚,澳洲安全情報局總算與陳用林面談,了解他擔任政治組一秘時,北京政府對法輪功學員以及在澳中國民主運動人士的迫害。

據消息透露, ASIO增募情報人員、建立反間諜工作是一切從頭開始。就情報觀點,澳洲政府處理陳用林的案子是一團混亂,專家認為應該建立一個流程,最低限度對陳用林應先穩住他、 保護他、聽其言,然後才下決定,而非象當時澳洲政府的第一反應,將這樣一個高度敏感的申請人推開。陳用林的案子顯示,中共對在澳洲的中國政治民主與異議份子的活動深具戒心,甚至偏執若狂。

但是如果北京政府是主要目標,為什麼陳用林一案澳洲會延宕不決,拙於處置?當然,這涉及金錢問題。中國是澳洲第二大貿易伙伴,澳洲每年出口 130億美元的商品到中國。前澳洲國防情報局的中國問題分析員保羅•曼克( Paul Monk )看得深遠,認為這問題超出安全情報與官僚體系。他認為澳洲對北京政府的態度過於天真爛漫、一廂情願,甚至頭腦混淆、思慮不清。他說:「我們應該瞭解中國正進行大幅的轉型,如果它轉型成為一個政治開放、經濟穩定、社會健全的體系,對我們是有利的。」 他認爲,北京政府如果擴張領土發展成為亞洲霸權,對澳洲當然不利,不過种种跡象顯示這種發展正在成形。他說對這個發展澳洲要冷靜專業地加以警惕,不必驚慌。總之,澳洲政府應該要有幾分智慧,再不能出現當時處理陳用林那樣的情形。

澳洲與各國的錯綜關係

澳洲與美國聯盟,長期以來被視為美國國防科技與各種機密的後門,其商務科技與貿易機密也因此成為覬覦的目標。據透露, 1995年澳洲與美國在坎陪拉新建的中國大使館安裝竊聽器,使美國立刻獲得所需的情報,但是美國並未與澳洲分享,澳洲擔心美國從中探悉中、澳間敏感的商務機密。因此澳洲也防著美國, 1999 年印尼介入東帝汶民兵一事,就對美國秘而不發。

澳國加入反恐行動,意味著澳洲除了與美國、英國、紐西蘭、加拿大等固有的情報伙伴聯繫外,也與其他國家接觸,例如俄羅斯與中國,這是以前從來沒預料到的事。但是接觸並不意味彼此之間會降低疑慮。情報界並不存在與對手友善與否的問題,即使 ASIO 與對方密切聯絡,情報人員的角色就是要刺探對方的機密。

至於對俄羅斯,澳洲雖然吹噓雙邊關係良好,但最近在倫敦遭謀害的俄國間諜利特維年科( Alexander Litvinenko )一案,顯示俄羅斯的慣用伎倆很難戒除。儘管在恐怖主義問題方面獲得俄國的合作,在 ASIO 眼中,俄羅斯在澳洲的間諜活動僅次於中國。

此外,印尼也在澳洲監視他們的激進分子與學生,並且對其施壓。根據 1994年駐雅加達的澳洲大使館發出的電報,顯示印尼人民因其在澳洲的家人從事反政府運動,而受到政府的不公對待。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印尼政府監視其人民,據悉 ASIO索性 兩者都加以監視。

去年五月參議員奈特爾(Kerry Nettle)在一參院委員會質詢有關ASIO與印尼之間的利害關係時,ASIO局長歐蘇立旺(Paul O’Sullivan )答覆:「我不能也不允許在公開場合談論本局的核心工作。」

印尼間諜不只是監視激進份子的活動。 2004年末,印尼的國家情報局 (BIN)局長出人意料的表示,印尼監聽駐雅加達的澳洲大使館,並刺探政府官員行動。他並聲明, 1999年對東帝汶危機的間諜活動,自兩國共同合作對抗恐怖主義份子後,已經停止。在公開場合披露這種消息,誠屬罕見。

澳洲與印尼政府都了然彼此互派間諜,但並不阻止彼此的情報機關相互親密交往。情報界這一行的遊戲規則是:政府不做評論。

1848年英國政治家派莫斯頓(Lord Palmerston )的名言:「國與國沒有永久的朋友與盟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可說是情報界的至理名言。

澳洲情報機關仍有求才的困難

據報導,ASIO為對付中共間諜及伊斯蘭激進份子,已加速增募一倍多非英語系的情報人員。但是儘管外語人手增加,澳洲國內的情報機關仍無法針對其國內的伊斯蘭社區及恐怖份子,招募足夠的阿拉伯語人才。

據悉現在澳洲的情報機關中,通曉阿語的專職人員不到 12 人。問題是,招募時ASIO 必須深入瞭解人員的身家背景與來龍去脈,其棘手的安全調查作業,使招募工作倍感困難。

澳洲法務部長菲力普•魯達克( Philip Ruddock)表示,ASIO已採用新穎的方式,招募一群學驗俱豐的高素質人員。同時,他們也招募電腦專家,配置於新成立的科技資訊部門,協助監聽可疑份子。

澳洲情報機關的招募廣告似乎極盡美化其工作之能事。它號稱:「 工作條件完美無缺。請上澳洲情報組織網站,你將找到美好的工作。」以下詞句摘錄于網絡對澳洲各情報機關的“簡介”:

澳洲安全情報局(ASIO ):是建功立業,阻止恐怖份子惡行,捉拿外國間諜的工作領域。工作同仁友善親切,像其他機關一樣,年終會舉辦同樂會。

澳洲秘密情報局(ASIS ):是澳洲海外情報組織,提供海內外工作的機遇與挑戰。它鼓舞職員追求卓越成就,並提供豐厚多樣的酬勞,工作安全有保障。

國防情報局(DIA): 如果你想成為一位分析師,在此可以使工作與休閒平衡,身體健康,家庭和樂。

國防信號局(DSD): 如果你想窺探鄰居的隱私,它可以讓你一展所長。這個單位獎金優渥,工作與澳洲的福祉密切相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勞資關係新法引爭議 全國各地出現抗議
澳洲食物價格將受到調查
澳洲房地產拍賣成交率創近期新高
澳洲紐省擬建免費無線寬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