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罕見!婦女病導致大腸出血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6日訊】(據中廣新聞徐韻翔報導)直腸出血,一般會被懷疑是大腸直腸癌,不過,最近卻有一例「子宮內膜異位症合併巧克力囊腫」因而直腸出血的罕見案例。一位中年女性,長達一個月解便出血、腹痛,經檢查發現,除了有子宮內膜異位問題之外,卵巢左側有巧克力囊腫嚴重粘黏直腸,才會引發出血,手術後已復原,醫師提醒,解便出血時,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儘速就醫。

一名44歲未婚的孫小姐,本身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日前出現腹痛,並且解便出血長達1個月的時間,懷疑自己是大腸癌,趕緊就醫檢查。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胡煒明表示,這名患者的直腸內有出血情形,大腸鏡檢查發現,肛門往內12公分處有凹凸不平的息肉狀病灶,初步的確被高度懷疑是大腸癌,不過,後來從腹部斷層攝影發現左側巧克力囊腫,以及多處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因此,研判她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合併卵巢左側巧克力囊腫,最後經下腹部剖腹手術切除,才解決出血及腹痛問題。

醫師表示,國人當中,平均每15位女性中,有1位會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不過,會壓迫到直腸出血案例,臨床上非常少見,如果忽略不正常解便出血問題,嚴重可能造成貧血,因此,建議民眾,如果發現自己出現解便出血,或腹痛 症狀,一定要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檢查。

胡煒明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簡而言之就是子宮內膜(子宮內層的表皮)跑到子宮腔以外不該生長的地方,目前國內粗估有五十萬名婦女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苦,如果長在卵巢內,就形成所謂的「巧克力囊腫」,而長在子宮肌層的則稱「子宮肌腺症」。

據統計,國人當中,平均每十五位女性當中,會有一位女性朋友會罹患,分娩過後的婦女罹患機會相對會較低,一旦停經後病情就會消失。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大腸癌」症狀雷同,常見症狀為食慾不振、嘔心、腹瀉、腸漲氣、腸絞痛、排便痛、直腸刺痛、直腸出血等,差別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期回合併直腸出血,因此,容易被忽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