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鳥帶H5N1 港醫界促加防

標籤: ,

【大紀元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繼年初證實在港島銅鑼灣鬧市撿獲的斑文鳥屍體證實帶H5N1禽流感病毒後,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日公佈,較早前在九龍石硤尾撿獲的鳳頭鷹屍體經多項測試後,證實對H5N1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近期的個案顯示禽流感的威脅增高,他批評港府目前對雀鳥的入口監管不足夠。

證實帶H5N1病毒的鳳頭鷹屍體,是漁護署職員1月9日經市民轉介,在石硤尾健康院後山撿獲的。漁護署發言人提醒市民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野生雀鳥及活家禽,並在接觸禽鳥後洗手。

郭家麒議員向本報指出,近期的個案顯示禽流感的威脅增高,所幸暫時沒有大規模的禽傳人事件。他說:「在雀鳥裏面有H5N1、H7和H9這三種病毒,其實一直都有發生,不是一些新的事物。我們最關心是:會不會有些雀鳥傳染人呢?可幸在這個階段,我們還未看見有雀鳥傳人的情況,或者甚至整個亞洲區都沒有大規模的動物傳人。這個我是憂心的,但是到現在幸運還未有這些發生。」

郭家麒促監管雀鳥入口

他批評港府的監管不足夠:「主要是目前政府對於雀鳥入口的管制都不是很嚴格,有不少雀鳥仍然是沒有呈報、登記,就已經入口香港。」

郭家麒呼籲政府特別是漁護署一定要增加雀鳥入口的規管,一定要有一個源頭的管理,以及一個很清楚的登記制度,知道每一隻入口雀鳥的來源,以及牠們有沒有病。這樣一旦香港發現H5病毒,當局仍可以追溯雀鳥的來源,令到擴散的風險減到最低。

對於大眾擔心病毒變種的問題,郭家麒指出,其實所有的流感病毒,包括禽流感病毒,永遠都會出現變種,威脅一直都存在,所以不可鬆懈於防範。政府和市民暫時可以做的就是做好預防措施,包括增加流感疫苗注射、加強雀鳥和野鳥的管理,以及搞好街市特別是濕街市雞檔的管理等。

他說:「最終我們知道H5甚至H5N1,它一定會影響動物、禽鳥甚至人類的,這種事如果說會突然消失,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我想無論甚麼時候,我們都要很小心和很謹慎。」

對於最近安徽省一宗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確診病例,中共衛生部要等到事發1個月後才於本月初公佈,郭家麒認為有關當局要有個解釋,還要對疫情提高警覺,包括加強醫學和公眾的教育,令多些農民,特別接觸禽鳥的農民知道禽流感的威脅是很近的,隨時都會影響他們。他相信如果能夠做好一點,便能有效的預防禽流感的爆發。

年初在銅鑼灣發現的6隻斑文鳥屍體證實帶H5N1病毒後,市民對禽流感更為關注。圖為經常用於放生的斑文鳥。(香港觀鳥會)

鳳頭鷹是留鳥,屬喜愛捕獵細雀的鳥類,在樹木之間棲息,不容易被察覺。(香港觀鳥會)

批陳馮富珍言論輕率

此外,港府證實撿獲的斑文鳥帶H5N1病毒後,新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曾肯定的表示不需要擔心。郭家麒指出這個說法輕率:「因為禽流感的威脅,根本沒有一個人能夠講一定不會發生,所以所有的專家都是很小心的,特別是作為世衛的總幹事,我相信一言一行都要很謹慎。她那次的講法說不要擔心,不是太恰當的態度,我希望她要謹慎一些。」

他並指出,醫學界對付禽流感的方法主要分兩方面,一個是醫院與診所加強禽流感的防禦工作,譬如配備足夠的個人防禦衣物;另外也鼓勵市民打流感針。個別醫護人員亦會詢問感冒的病人,看看他們有否曾外出旅遊或接觸過禽鳥。如果有的話,就會提高警覺,甚至需要隔離病人。

一至三月是爆發高峰期

郭家麒說,目前禽流感只是在亞洲或全球各地零星爆發,不過1月到3月是高峰期,大家在這兩三個月內都要很小心,因為隨時都會有比較大規模爆發的可能。

香港以外,印尼、南韓、越南、泰國和日本最近接連有禽流感個案出現,而且有增加的趨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禽流感再爆發 亞洲亮紅燈
日本官員證實 境內禽流感為H5N1病毒
日本南部禽流感證實是H5N1
日確認宮崎縣禽流感病毒是H5N1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