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修路線?馬英九:理性負責才有助和解安定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二日電)雖然否認有所謂的馬修路線,但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今天仍表達跨越藍綠對立的主張,並強調國民黨作為最大在野黨,應成為負責的在野黨,必須理性問政、強力監督,絕不為反對而反對,對朝野和解、台灣安定才有幫助;國民黨在立法院處理中的多項法案,也朝此方向努力。

馬英九也說,過去這段時間,他一直依此標準在作,朝野合作的標準就是理性主義,並按憲法規定運作;即使對方佔據主席台,「也不代表國民黨有動手的權利」,雖然一時看起來會吃虧,仍應該展現負責理性態度,讓人民公評。

馬英九下午與媒體茶敘,回應媒體詢問時認為,蘇貞昌是否下台,他「不敢預測」,畢竟「世事難料」。至於與親民黨結盟的政策,馬英九說,沒有任何改變,黨內正討論具體文字,將會持續進行。

談到理性路線,馬英九說,國民黨作為最大在野黨,不但是對國家忠誠的在野黨,更是負責的在野黨,必須理性問政,該贊成的就贊成,該反對的就反對,保持以台灣為本態度,堅持作對台灣有利、對人民有利的事。

他並以軍購預算為例,強調既然九十六年的相關預算已經通過,還包括兩億元的潛艦前期規劃費,再反對九十五年度追加預算就沒意義。

至於三大軍購方面,馬英九說,國民黨先前提出紅黃綠燈的態度,對被公投否決的愛國者三型飛彈採紅燈;對潛艦採黃燈,只同意先通過規劃費用;對有急需的反潛機採綠燈,這就是合理的軍購。

他指出,目前已不存在六千一百零八億元軍購的案子,相關預算也撤回,再把質疑焦點放在六千一百零八億元上不切實際,軍購如果合乎前述紅黃綠燈的標準,何必反對,除非主張都不要軍購,甚是為反對而反對。

至於監委提名爭議,馬英九說,過去質疑提名不合程序,名單不符期待,但如果總統要撤回名單重新提名,再杯葛就沒有道理。對陳總統主張政黨推薦,國民黨也表達尊重,只是目前時間太倉促,略嫌草率。

馬英九指出,他日前談及黨的改革與台灣願景時提過,國民黨如重回執政,一定尊重在野制衡,歡迎媒體監督,藍綠間的差異再大也比不上兩岸間的差異。立院在民進黨執政六年內通過數百個法案,都是藍綠合作的成果,相較之下,國民黨推動國共和解,與中國大陸間合作才剛開始,相關說法只是現狀的描述。

他也說,退休公教人員利息改革,不是沒有討論空間,但民進黨一直霸佔主席台,不讓法案討論,實在行為不當,也讓朝野更對立。立法院如果有共識,通過法案的速度可以很快,類似例子也很多,關鍵在於避免不理性的杯葛,執政黨不要當家鬧事,衝突降低,效率自然能提昇。

對外界質疑理性問政是否排除爆料?馬英九說,很多爆料剛開始都會被嚴詞否認,但如國務機要費案,當初也是從立委爆料禮券案,才讓各界了解內情;畢竟立院必須監督施政,但的確要有更充分證據,媒體、輿論也該發揮監督功能。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 (左)二日與媒體茶敘時表示,他提出「藍綠合作先於國共合作」的立場是國民黨要作理性負責任的在野黨,不會為反對而反對,但他並不認為這是所謂的「馬修」路線。//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