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玉成抽水站新站設計經淡大水工模型實驗修正

人氣: 7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五日電)六年前納利颱風豪大雨加上台北市玉成抽水站排水量不足,使台北市淹水嚴重,玉成抽水站後來規劃增建新站,又怕設計不良,委託淡江大學水工系進行水工模型實驗,實驗報告最近提出設計修正建議,台北市若趕在夏天汛期開始前根據建議加速興建,台北市今年颱風季節將不會再淹水。

淡江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許中杰今天表示,辛亥路以北、基隆路及光復南路以東、向陽路以西、基隆河以南的松山一帶地區,是台北市降雨最大的集水區,面積達一千六百二十七點四公頃,降雨由松隆路幹線、中坡北路幹線、南港幹線三大次排水系統收集,下游匯入玉成抽水站,再排放到基隆河。

玉成抽水站有七部抽水機,依照舊有五年颱風豪大雨量平均每小時四十四毫米設計,總排水量每秒一百八十四點一立方公尺。

許中杰說,全球氣候不斷變遷,近幾年颱風雨量已增為平均每小時五十六毫米,玉成抽水站排水流量應達每秒二百三十四點一立方公尺,因此,台北市政府約兩年前決定在玉成抽水站右側南港成美橋東側原養工處六分隊隊址,興建排水量每秒五十立方公尺的抽水站新站。

不過,玉成新站收集的雨水原來設計順坡匯流到舊站一起排放,經水工模型實驗決定由舊站逆坡匯流到新站排放,由於是逆流,外緣加裝5.0X3.2m箱涵,使舊站調整增加每秒三十四立方公尺排水量到新站排放,另從南港山上降雨透過南港幹線每秒排放十六立方公尺。

這項玉成抽水站聯通管道輸排能力及抽水站聯合運轉操作順序的水工模型試驗,陸續提出修正方案,例如,新站三部抽水機與前池之間的濕井及前池水流容易產生渦流,將因空轉使排水效率降低,經修正從舊站經南港幹線到新站前池的箱涵形狀並在水底加裝擋水牆後,水流就變的順暢了。

許中杰說,玉成抽水站新站設計評估由中華顧問工程公司委託淡江大學水工系師生做水工模型實驗,這個月提出實驗結果建議報告,台北市政府若能在夏季颱風下雨汛期前完成新站興建,今年夏秋颱風季節時,台北市將不會再淹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