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企業公關風雲榜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宏睿編譯報導)在電話門、大腸桿菌和一些其它的紛紛擾擾之中,2006年終於落幕了,這些事件不但成為消費者茶餘飯後的主要話題,也影響了一些大企業的形象。而為了更清晰地回顧去年一整年所發生的那些重大事件,商業週刊在近期報導中列出了一連串的企業公關風雲榜。

風雲榜之首由震驚世界的惠普(HP)「電話門」(pretexting)醜聞奪得,為找出洩露公司機密的內賊,惠普公司監聽了多位董事和包括商業週刊記者在內的9位記者的通話,引起軒然大波,美國司法部等機構紛紛介入調查。惠普公司的董事長鄧恩(Patricia Dunn)也在當時立即辭去了董事長職位,並被指控犯罪,該公司也支付了1,450萬美元的民事訴訟罰款。

另外,前美式足球明星兼演員辛普森(O.J. Simpson)出書一事也入榜了,辛普森在新書《假如我做了的話》中詳細描述了若他為真兇,他的行兇手法為何。柯林斯(HarperCollins)集團旗下的福克斯新聞集團(Fox Affiliates)贊助該書出版時,還在電視上專訪辛普森,引起群眾的極大反感,進而抵制福克斯集團。其後,備受爭議的編輯裏甘(Judith Regan)還被炒魷魚。

在產品衛生方面,去年11、12月間,美國東岸Yum Brand(YUM)旗下墨西哥速食連鎖餐廳Taco Bell的大腸桿菌(E. coli)中毒事件,以及博士倫公司(Bausch & Lomb)所生產的MoistureLoc隱形眼鏡清洗藥水可能引發罕見眼球感染疾病等案,都曾在全球消費巿場引起一片恐慌。

塔克商學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的保羅‧阿金提(Paul Argenti)認為:「企業實在沒有等待的本錢」。在爆發危機的第一天,就要馬上找出問題、解釋、並向顧客道歉,以適時做出危機管理與溝通。

雖然道歉可以緩和企業危機,但這並不等於不用付錢。在電池起火燃燒的報導於網上曝光後,索尼(Sony)公司和大約一半的手提型電腦製造商共召回了7百萬個以上的鋰電池。經估計,索尼公司召回電池的成本竟高達3億美元,印證了「我們很抱歉」這句話的代價實在很昂貴。

其實,去年的幾大公關事件不一定都使企業形象受損,也有一些企業受益,如沃爾瑪(Wal-Mart)請愛德曼(Edelman)在部落格中寫一段故事,敘述兩個自駕車旅遊愛好者Jim和Laura從一個地方的沃爾瑪駕車到另一地的沃爾瑪的歷程,雖然已打出企業名號,不過沃爾瑪在背後操控捏造故事的事實暴露光後,曾引起嘩然。沃爾瑪並非只靠這個來譁眾取寵,如其推行的一項非專利處方藥計畫,以極低價格出售291種藥一個月的份量,包括治療敏感以至高血壓的藥,部份藥品價格更低至3折,並同步推廣到數州,就獲得了公眾嘉許。

還有,寶鹼公司(Procter & Gamble)於紐約時代廣場裝設一套會自動跳出產品的公廁,趁群眾如廁時推銷廁所紙巾,還有迷人的啦啦隊長助陣,為它嬴得了不少顧客的目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搶攻市場 台中市多家醫學中心成立美容中心
長沙機床電器廠拖欠工人工資等款項八百萬
故宮品牌行銷 與法藍瓷及星巴克合作
遠傳電信兩廣告違公平法 共罰180萬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