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修真或假 游應主動向馬伸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5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陳水扁昨日回應馬英九的「馬修」說,希望馬主席能為國、民兩黨牽線,國民黨隨即覆話,未來會走理性中道路線,進行與民進黨的合作,在一陣禮尚往來後,民進黨游主席應主動邀約、甚至親訪馬主席,讓馬英九感受到「和解是相向的」執政黨誠意。

國民黨所謂的中道路線為何?與民進黨合作的空間有多大?這些實質問題光靠政治人物的高來高去是找不出解答的,民眾也容易在漂亮的詞藻中看不出真相,唯有從言論階段進入行動層次,才知道有沒有!

因此,游主席幾個月前約訪馬主席受挫,鼻子上的灰還沒有完全掉落之際,大可秉持宜蘭憨牛的精神,收起面子與創傷,立刻重起爐灶,對馬主席伸出雙手,看看能不能來一次不設主題與立場的朝野輕鬆對話,也實地丈量一下北平東路到八德路的距離究竟遠不遠?

如果,馬主席連簡單見個面都有難色,覺得比為共產黨和民進黨牽線來得更需要計算與衡量,則橫阻在國內各政黨間的障礙,恐怕就不如國民黨與共產黨來得親近和樂了。反之,馬英九倘若真正以平常心處理各黨魁的自然互動,或許和解比較容易踏出第一步。

在野黨職司制衡與監督,本來就沒有照單全收的義務,但國家認同、國防軍備、外交政策這種超越意識形態與政黨關係的議題,台灣內部不該從前提上就嚴重分歧,國民黨標榜的「溫和理性」,最起碼必須不打折扣的驗證在此,這點若做不到,再精美的包裝都是枉然。

或許,國民兩黨可從這裡開始嘗試建構一些連結與橋樑,政黨領袖努力醞釀默契與共識的可能,唯有如此,再激烈的競爭與較勁都不致亂了套,否則,以過去六年的朝野表現,再怎麼「修」都是選舉語言,政治戲子的又一句背誦台詞而已。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