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市中清路入口意象及環境改善 今天啟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四日電)台中市主要幹道之一的中清路入口意象及環境改善第二期工程今天下午舉辦完工啟用典禮,除完成多項改善工程,還在中清路及環中路口設置一座「光之塔」入口意象,要讓初入台中市的外地客留下深刻印象。

今天的完工啟用儀式在通豪飯店舉行,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在啟用典禮上表示,以往的中清路列為後期發展區,受水湳機場禁限建影響,一直沒有規劃利用,招牌凌亂、十字路口繁多、小攤商群聚,讓初入台中市的旅客難免產生「哇,好像來到第三世界國家」的第一印象,嚴重影響台中市形象。

蕭家旗指出,台中市長胡志強不願看見中清路留給大眾惡劣印象,斥資一億元、花了一年時間讓中清路改頭換面,改善工程包括調整八百三十五面招牌、路燈號誌桿一百一十四支、騎樓順平七百五十五公尺、人行道鋪面改善三千六百八十三公尺等,今天成果初現,今後並將加強取締路霸、持續改善招牌,打造全新中清路。

中清路環境改善第二期工程範圍包括環中路與中清路的入口意象、環中路至文心路口的中清路,以及文心路至五權路口的大雅路,總長五千八百公尺(中清路三千二百三十公尺、大雅路二千五百七十公尺),行政區域涵括北區、北屯區、西屯區及二十三個里別,施工期近四百天。

以大鵬路、中清路口的路燈標誌共桿為例,原本路口設有燈桿及紅綠燈號誌桿各一,現已整合成路牌、交通標誌及燈桿合而為一,減低路口雜亂無章的視覺壓迫感。

文心路、大雅路口的人行天橋,也以透明燈箱取代原有水泥構造物,入夜後淡藍色燈光形成光帶,醒目引領用路人進入台中市。

位於中清路、環中路的「光之塔」,是一座鋼構造物,內層採用有色強化玻璃,外層用烤漆金屬網,夜間以LED照明,呈現多面貌景觀,成為進入台中市的入口意象地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