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外來投資去年增長數倍 金額創新高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十六日專電)據聯合國最新統計,顯然因金融業購併活動影響,去年台灣吸收的外人直接投資(FDI)達七十四億兩千四百萬美元,創下新高,是前一年的四倍半有餘;台灣對外的投資金額在減少約十一億美元之後,去年恢復到七十幾億美元。

根據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今天公布的「二零零七年世界投資報告」,在南亞、東亞及東南亞的開發中經濟體當中,台灣二零零六年的FDI流入量名列第六;前五名依序為中國、香港、新加坡、印度和泰國。

去年台灣的FDI流出量達到七十三億九千九百萬元,在前述區域中排名在香港、中國、印度和新加坡之後。

台灣二零零四年及二零零五年的FDI流入量分別為十八億九千八百萬美元及十六億二千五百萬美元;報告提到,去年進入台灣銀行業的FDI增長明顯。

大前年及前年的FDI流出量分別是七十一億四千五百萬美元和六十億二千八百萬美元。

常被台灣當成比較對象的南韓,FDI流入量從前年的七十億五千萬美元降到去年的四十九億五千萬美元;流出量則由前年的四十二億九千八百萬美元升到去年的七十一億二千九百萬美元。

就南亞、東亞和東南亞的開發中國家來說,二零零六年的FDI流入量增長百分之十九,到達將近二千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根據這份報告,在「流入FDI表現指數」方面,台灣去年排名全球第一百一十九名;而「流入FDI潛在指數」,在有最新資料的二零零五年則是全球第二十名。

這兩項排名的差距,是否表示台灣未能將吸引外資的潛在條件轉化為具體的成果?UNCTAD報告撰寫團隊的資深經濟學家卡洛泰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不宜如此理解。

他表示:「我們會傾向於說,這樣的國家在追求其發展目標時,對於流入FDI的依賴度相對較小。」

他指出,從二零零四年到二零零六年,台灣的「流出FDI表現指數」全球排名是二十七、二十七、二十六,「相對算高的」,「因此你可以假設,這個經濟體及其企業偏重透過對外投資來追求其國際競爭力。」

卡洛泰並舉法國為例,同樣三年的流入FDI表現指數全球排名分別為八十七、七十八、七十四,但流出FDI表現指數排名為十九、十六、十七。

他說,如果一個國家各項指數都低,收入也低,那麼就乏善可陳,但對於中等或高收入的國家來說,「情形就複雜一些」。

報告的註釋指出,流入或流出FDI表現指數排名並非總金額的排名。這兩項指數是計算一國「流入/流出FDI所在全球流入/流出FDI中所占分量」和其「國內生產毛額(GDP)在全球GDP中所占分量」二者比例所得的結果。潛在指數更繁複,是綜合每國十二項經濟與結構變量而來。

事實上,潛在指數維持第一的美國,三年來的流入FDI表現指數也在一百二十名左右。

卡洛泰並解釋,最新的潛在指數落後其他數據一年,是因為資料收集和分析上的限制,但由於它反映的是結構,通常幾年內變化不會太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