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召回一批有問題中國造產

標籤:

【大紀元10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007年10月18日華盛頓報導)美國政府又公佈一批中國生產的存在安全問題的產品。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就產品安全問題舉行聽證,尋找解決辦法。業界人士呼籲國會給有關聯邦機構增加撥款,加強這些機構對進口產品的安全檢查。

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星期四又宣佈召回一系列因安全問題而被召回的產品名單,其中有女孩兒靴子、梯子架、氣筒、玩具海盜劍、螢光棒、「兒童木偶劇院」玩具、帶別針的書籤和萬聖節使用的鬼頭形糖果桶等。這些產品絕大部份是美國廠商外包給中國生產的,只有兩、三件是美國公司自己生產的。主要問題是油漆裡面的含鉛量過高以及其它不安全問題。召回產品的數量從幾千件到上百萬件不等。

*觀察人士:美中已較為理性*

這是最近幾個月來美國召回的大批中國產品中最新的例子。觀察人士表示,這次的召回行動不像前一段的召回行動那樣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它反映出美中兩國在解決產品安全問題方面已經從激情對抗轉向冷靜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就在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公佈這個產品召回通知的同時,一場關於如何加強產品安全檢查問題的專題聽證會在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舉行。美國國土安全部國際貿易辦公室、美國食品加工產業協會、美國零售業領導協會和消費者聯盟的有關負責人到會作證。

*議員:對監管機構的嚴峻挑戰*

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馬科斯.鮑卡斯在會上指出,隨著美國進口數量飛速擴大,產品安全問題對政府監管機構構成嚴峻的挑戰。

他說:「美國每年從世界150個國家進口將近兩萬億美元的商品。我們坐下來吃晚飯的時候,餐桌上的外國食品比例越來越大。我們食用的魚有85%是進口的,柑橘以外的水果有一半來自國外。美國家庭使用的電視機、立體音響、玩具等差不多都是外國生產的。」

鮑卡斯說,商品的組件來自世界各地,經過組裝來到美國。美國326個港口碼頭每天都有進口商品進入,運送這些商品的輪船、卡車和飛機每年要跨越美國邊界1300萬次。這位老資格的參議員強調,貿易的增長給政府增添了新的責任,必須對產品安全保持高度警惕,確保美國民眾的健康與安全。

*業界:發揮民間政府兩方面作用*

美國食品加工產業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凱爾文.杜利(Cal Dooley)向國會建議,在加強產品安全控制方面應當發揮民間和政府兩個方面的作用。

他說:「我認為,我們面臨的挑戰不是樹立起貿易壁壘阻止外國產品進入美國,而是如何確保國產和進口的食品對消費者既富有營養也很安全。我們協會就非常重視這個問題。」

杜利說,要做到這兩點,首先要依賴民間機構,它們有能力、有資源、有技術,可以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做出很大的貢獻;另一方面是依賴公共機構和政府相關部門,比如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等,這些機構應該加強力量,尋找相關的合作夥伴,從嚴格規章條例的實施方面來改善產品安全的檢查工作。

*消費者聯盟:吁加強監管機構功能*

美國消費者聯盟食品政策研究室主任瓊.哈羅倫(Jean Halloran)在聽證會上指出,政府監管機構工作不力是最近產品安全形勢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哈羅倫女士呼籲國會調撥資源,加強監管機構的功能。

她說:「我們認為出現產品安全問題有兩個原因。首先就是公眾在市場安全方面最依賴的兩個聯邦監管機構–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和消費品安全委員會。這兩個機構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落伍了。國會多次削減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的經費,它現在的工作人員數量只有1973年設立時候的一半,只有15個檢查員負責檢驗數百萬件玩具和消費品的進口。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情況也差不多。眾多的港口碼頭都沒有這個機構的檢查員,有關產品的入關簡直是走過場。」

哈羅倫說,一些外國產品如果在美國某一個港口被拒入關,這些商品就會被轉運到其它的港口叩關,往往就能夠成功。業內人士把這種現象叫作「逛碼頭」。

哈羅倫女士堅決要求國會增加給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和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的撥款,使他們有能力增加人員,增添設備,適應貿易全球化的需求,擴大進口產品的檢查範圍,保證進口產品的安全質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回收兩萬輛中國製電動踏板車
星巴克Starbucks召回25萬中國製造杯子
星巴克回收二十五萬個中國製兒童塑膠杯
美廠商宣佈召回產品許多並未收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