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3縣連署要求提高公糧收購價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國賢、詹士弘/雲林報導)公糧收購價格近廿年未調整,連帶抑制稻米市場價格,更無法反映工資、農業資材上揚指數,農民抱怨變相剝削稻作利潤,雲林縣等十三個水稻主要生產縣政府農業局完成連署,行文建請農委會提高公糧收購價格與數量,保護農民收益。

20年沒調整 農民抱怨變相剝削利潤

雲林、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等十三個縣政府農業局都參與連署。雲林縣副縣長林源泉說,近年物價指數不斷攀升,耕作生產成本大幅上揚,但公糧收購價格及收購數量廿年來卻不動如山,影響市場機制,尤其今年颱風天災重創二期稻作,農民幾乎血本無歸。

林源泉強調,維護農民權益,政府責無旁貸,這項連署行動短短不到一個禮拜,即獲得十三個農業縣支持,顯見是全國農民共同心聲,公糧收購有必要討論調整。

六十多歲的林內鄉農民曾南說,在他的記憶中,公糧收購價格已有二、三十年沒有調整,農民從可獲得豐富利潤,到現在幾乎無利可圖。今年稻作歉收,農民已經賠本連連,日前稻米價格反映歉收微漲,少數民代卻展開一連串打壓糧價行動,政府更因此釋出公糧,根本是變相打壓農業,欺侮農民。

雲林縣農會總幹事林啟滄也說,政府拒絕調漲公糧收購價格,是剝削農民權益,農業是國家根本,政府應該有更多的措施保護農民權益,而不是因加入WTO,或是舉著平抑物價的大旗,就處處犧牲農民。

農糧署:漲價恐造成增種 不利市價

公糧收購分為計劃收購、輔導收購、餘糧收購等三種,?種稻穀每公斤(乾穀 )收購價格分別為廿一元、十八元、十六點五元,秈種稻穀收購價格則各減一元;均略低於目前市價約一至二元。

農糧署說,為符合WTO規範,必須刪減農業補貼,現階段再提高稻米收購價格恐怕不宜,而且提高收購價格恐怕會造成農民增種,反而不利市場價格;但政府會加強推動包括發放老農津貼、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金、調高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標準等措施,確保農民權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