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更好處理失業率與利率 澳兩黨各執一詞

標籤:

【大紀元1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石華編譯報導)目前澳大利亞的失業率為4.3%。這一數字相較於9月份4.2%的33年來的最低失業率,略有上升。但統計資料同時也顯示,儘管就業率的增長沒有經濟學家預期的強盛,但近期全職工作職位卻激增了70,600個。

聯邦總理何華德近日表示,在過去20個月的時間內,民眾的就業狀況很好。何華德還說,如果他的政府能夠繼續執政,他的目標是將失業率降到3%。何華德還特別強調說,充分就業給民眾帶來的益處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重要。聯邦工業關係部長霍基(Joe Hockey)近日也指出,目前澳就業的婦女人數達到了450萬。這一數字是自二戰以來最高的。

有報道說,失業率微升的原因是,目前進入就業市場找工作的人比以前多了。而且儘管失業率有小幅上升,但總體就業率提高了,新增加的工作職位更多達將近13,000個。

針對失業率微升的情況,聯邦反對黨領袖陸克文說,工黨正在為澳規劃長期繁榮的藍圖;而且工黨規劃的藍圖,並不僅僅依賴能源工業的發展。陸克文還說,何華德為未來制定的計劃,只是他的退休計劃,以及如何將政府交給從來沒有面對過人民大眾的聯邦財長科斯特洛。

另有消息說,近日聯邦財長科斯特洛與反對黨財政事務發言人斯萬(Wayne Swan),在澳過去銀行利率的問題上,也發生了爭執。

斯萬說,1982年的銀行利率是22%。而當時擔任佛雷澤政府財長的人,正是今天的聯邦總理何華德。針對斯萬的這一說法,科斯特洛近日做出了反擊。科斯特洛說,佛雷澤政府執政期間,銀行利率最高時也僅是達到了13.5%,並不是工黨所說的22%。科斯特洛同時指出,工黨在這一問題上一直是不誠實的。

針對工黨與聯邦政府在這一問題上的不同說法,近日一些媒體披露了有關這一問題的一些細節。有報道說,科斯特洛的說法是正確的,即1982年4月的房屋貸款利率是13.5%。但當時有關貸款的規章制度與今天的並不一樣。簡而言之,當時人們要買房,大概只能從銀行獲得所需買房用款總數的三分之二的貸款。這即意味著,買房人士或者要有一筆數目不小的頭期付款,或者就必須從其他金融機構,以高利率獲得無法從銀行獲得的貸款。

據悉,澳儲備銀行並沒有當時非銀行貸款機構所定貸款利率的資料。但有關信息顯示,當時大公司如要貸款,其所付的利率是17.5%。

另外,與今天儲備銀行規定現金利率,為銀行制定貸款利率作參考的做法不同;當時銀行的利率,並不是根據儲備銀行的現金利率,而是完全以市場狀況而定。

有消息說,斯萬所說22%的銀行利率,應是1982年4月8日銀行的90天現金利率。據悉,那一天,現金利率確實達到了22%。 而那一天11點鐘正式的市場利率,則是17.50-18.50%。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總理何華德表示減稅勝過加息
肺癌已成為紐省婦女死亡頭號殺手
鱷魚先生遺孀 泰瑞走出哀痛 書發親情
彩珠玩具再肇禍  中國當局徹查並暫停出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